如果從1634年陳一鑫踏足山東登州福山縣,開始在當地建立海漢控制區算起,雙方在大明北部的較量,迄今已有二十三年了。但像此時這樣面對面見到對方真容,這還是有史以來第一次。
兩國在幾年前簽署過一次停戰協定,不過當時大明的處境遠沒有如今這麼被動,所以崇禎也並未親自出面,而是派出內閣官員去天津完成了簽約。
崇禎並不想在這種情況下出城與海漢高官會面,但今時不同往日,他如果拒絕海漢的要求,只會讓大明本就被動的處境更加惡化。
儘管大明是這次戰爭中的戰敗國,但身為皇帝,崇禎也絕不會在對方面前表現出任何卑躬屈膝的姿態。他目光直視陳一鑫,絲毫沒有迴避的意思。
陳一鑫閱人無數,一看便知這皇帝老兒心裡還是憋著不服。
但這也可以理解,畢竟崇禎常年深居紫禁城,既沒上過前線親自督戰,也沒去過海漢治下的城市港口開拓眼界,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大概有一多半都是來自於大臣們的奏摺。
他只知大明敗了,卻不知因何而敗,怎麼可能服氣。
“停戰協議的內容,我就不再浪費時間重複了,相信你也已經看過很多遍,對裡邊列出的條款很清楚了。”
陳一鑫指了指桌上已經擺放好的兩份協議道:“如果沒有問題,那就請坐下來簽字吧。”
崇禎卻沒有聽從他的建議,而是提出了十分尖銳的問題:“貴國國發動戰爭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如果是為了對我大明取而代之,那當下簽署這停戰協議又有何意義?”
這問題顯然是困擾崇禎已久,哪怕他早就明白答案,但也還是要趁著這個機會當面問一問陳一鑫。
陳一鑫道:“過去這一千年間,唐宋元明,朝代更迭,這本來就是歷史趨勢,難道閣下還真以為大明能一統江山萬萬年嗎?”
“我海漢國也是漢人建國掌權,今後接替大明的統治,也算是延續文明,總歸要比異族入侵,蠻夷掌權要好吧?你要是為天下蒼生著想,就應該遵循我國的安排,及早以和平的方式完成權力交接。”
崇禎冷哼了一聲,卻並未接話。在他看來,發跡於南海的海漢人同樣也是海外蠻夷,憑藉國名裡有個“漢”字,就自詡為漢人正統,未免太過牽強了一些。
至於替代大明統治天下一說,他更是不願認可。在他看來,大明雖然處境艱難,但國祚未盡,還遠未到被後來者取代的時候。
陳一鑫見狀,也不想再多跟他廢話下去,冷冷地說道:“我知道閣下輸得不服,但國與國之間,一切都要靠實力說話……你要是不想籤這協議,大可馬上走人,我絕不會為難。”
這下可是真把崇禎給梗住了,他當然並不想跟海漢簽署這份喪權辱國的停戰協議,但問題是當前的形勢已經沒有給他留下選擇的餘地。
這場戰爭要繼續打下去,且不說能不能打得過海漢軍,已經開始斷糧斷餉的部分明軍部隊,不可避免會出現譁變的風險。
如今京城還在,各地都還在觀望形勢,朝廷尚有餘威可以管理內陸的半壁江山,但若是海漢軍一鼓作氣攻克了京城,只怕天下各處都會起兵造反,到那時大明可真就是要亡國了。
簽了停戰協議,大明應該還能撐個幾年,期間說不定會出現什麼變數,東山再起也未可知。但要是不籤,大機率連今年都撐不過去。
崇禎當然不能拂袖而去,他要是走了,這局勢就再無挽救的可能了。他現在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不去理會陳一鑫的嘲諷,老老實實地坐下來把字簽了。
崇禎深吸了一口氣,把不忿的情緒慢慢壓下去,緩步走到桌邊坐了下來,翻開擺在他面前的這本簿子。
這停戰協議的文字是由海漢一方準備,讓崇禎略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