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本地規模最大的基建專案之一,貫穿整個三亞城區的火車線路一向是被執委會視作了海漢工業化建設的重要成果。雖然這條鐵路的全長還遠不及昌化港到石碌鐵礦的那條貨運線路,但前者因為座落在人口稠密的三亞地區,乘坐人數卻是遠遠超過了後者。往返于田獨工業區、港區和城區之間的民眾,有相當一部分都是乘坐火車來完成通勤,因此這條火車線路的知名度和日常使用率也要高得多。
而訪問三亞的外國重要人物,也幾乎都會被安排參觀這個來自工業時代的超前基建專案。迄今為止無人能在第一次見到這種工業奇蹟的時候還保持完全的鎮定,而執委會對此帶給參觀者的衝擊效果也非常滿意。畢竟即便是在純粹的外行人眼中,這樣超乎想象的大工程也絕對可以算是國力的象徵了。
李希來三亞之後自然也少不了被安排了這個行程,對於海漢人能建造出火車這種鋼鐵巨獸,李希是非常佩服的,他一度也很想弄明白這玩意兒的運營原理,還跑去圖書館看過不少資料,但最終還是因為其中涉及的理論知識太過艱深晦澀,他不得不放棄了成為朝鮮國第一個火車專家的打算。
李溰對火車的好奇,彷彿就是李希自己初到三亞的樣子,他甚至能想象出日後李溰看到火車本體時的驚訝反應。不過等在三亞待的時間長一點,見識過各種不可思議的東西之後,就會知道類似火車這樣的東西也只是海漢人的正常操作。
在官方對景觀大道實施了專門的交通管制之後,車隊從港區到勝利廣場的行程暢通無阻,很快便到達了目的地。而這裡也與港區一樣,已經由軍方接管,四面八方都有軍人值守,暫時禁止民眾入內。
當然了,這種清場措施只是禁止民眾入內,但並不阻止民眾在勝利廣場四周圍觀看熱鬧。訊息靈通人士早就打聽到今天官方封鎖部分港口,對景觀大道和勝利廣場實施軍事管制,原因便是朝鮮國的世子到訪。
“世子?那不就是王爺家的兒子嗎?怎麼王爺的兒子也這麼大的排場!”
“朝鮮國只能稱王,不能稱帝,所以世子就是國王的兒子,王位繼承人,明白吧?”
“未來的朝鮮國王啊……那就難怪了……”
“未來國王也沒什麼稀奇的啊,經常來三亞那位安南國小王爺,聽說不也是王位繼承人嗎?”
“那位小爺來得太頻繁了,可沒法三天兩頭給他弄這麼大的歡迎儀式!”
關於今天這位貴賓的來歷,圍觀群眾早就開始了討論。如今的海漢已經是南海地區最繁華的城市之一,又是海漢國這個後起之秀的都城,每年來訪的外國政要人物還真是不少。常年居住在三亞的民眾自然見多識廣,對於這些外國大人物的來訪已是習以為常,甚至還能拿這種話題談笑風生。
關於朝鮮國的存在,三亞的民眾可一點都不陌生了。從去年朝鮮大使抵達三亞之後修建使館開始,這個遠在幾千裡之外的國家便開始進入到三亞民眾的視野當中。而之後海漢答應了朝鮮國的求助,出兵援助其抵禦清軍入侵,戰事更是牽動了海漢全國上下的關注。
海漢出兵期間,包括官方在內的各家報館都設法對這場戰事做了持續報道,讓大量民眾一直保持著對朝鮮戰場的關注。雖說朝鮮在其中是扮演了一個被聯軍保護的弱者角色,但在輿論的有意引導之下,民眾大多將朝鮮視作了如同安南國一樣的“自己人”。
既然是自己人,那麼出兵庇護朝鮮自然也是海漢作為帶頭大哥的責任,何況敵人正是海漢在遼東地區的老對手,如今換了個身份的清軍。報紙上說了,幫朝鮮打清軍就是幫海漢自己消滅該地區的對手;軍方將領表態,與清軍勢不兩立;執委會發布多項命令,調動各種資源保障遠征軍的作戰所需。可以說不僅僅只是三亞,海漢國的大部分地區都因為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