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開發南方四港(1 / 4)

小說:1627崛起南海 作者:零點浪漫

手機閱讀

不管旁觀了這部紀錄短片的看客們心中的真實想法究竟如何,執委會讓宣傳部門加班加點剪輯出這部片子的目的已經算是達到了。因為沒有更加直觀的資訊傳播渠道,這些看客們會在口耳相傳中加上很多自己的主觀看法,再經過若干道的添油加醋,等訊息傳開的時候,海漢民團差不多就會被神話成不可戰勝的天兵天將了。

不過在海漢民團出征的這段時期,大本營的各項工作也並沒有停下來,海漢的轄區正以驚人的速度在向外部擴張。在今年前三個月,民政部從大陸地區引進移民共計六千五百餘人,從安南引進移民三千三百餘人,加上其他透過各種途徑自行來到三亞的人員,1629年第一季度的人口增長已經破萬。

目前執委會治下地區的總人口已經超過三萬,其中有四分之三的人已取得了海漢歸化籍。雖然執委會口頭上承認雙重籍貫的存在和有效性,但毫無疑問有相當多擁有歸化籍的人員已經逐漸拋棄了“大明國民”的身份。特別是出身山區的黎苗兩族和來自安南的外族人口,對於新身份的認同度都非常高,對他們來說,海漢才是一個強大的,值得依靠的政權,至於大明或是別的什麼的政權——對不起,民眾都從未感受過這些政權所帶來的福利,只有無窮無盡的賦稅和勞役而已。

對於普通民眾,特別是那些因為災荒、戰亂才輾轉來到三亞的難民來說,執委會治下的這種管吃管住還管生老病死的社會制度簡直就是天堂。對一部分人來說這裡不允許私人買賣土地的政策固然是一個遺憾,但好在執委會的治下可不僅僅只有靠土地生存這一條路,有太多的工作崗位可以讓民眾們用勞動來換取所需的生活資料。只要取得了歸化民的籍貫,民眾的生活水平就不僅僅只是掙扎在生存線上而已了,他們可以從早期加入海漢體系的老歸化民身上看到提高自己生活水平的希望,甚至有機會從治於人的勞力者進化為治人的勞心者。

海南島南部包括崖州在內的地區一直就處於地廣人稀的狀況,加上前期招攬的歸化民背景出身以貧苦大眾佔據多數,這兩個條件讓執委會在推行原本被視為大難題的土地政策時並沒有遭遇到太多的牴觸。而外部一些試圖與執委會抗爭的民間勢力,也在尚未形成氣候之前就被民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給拔除掉。而唯一可以為地主階級撐腰的大明地方官府,如今早就成了海漢執委會的代言人,自然也不會跳出來跟執委會這個全島最有勢力的大地主作對。

正是有了集體所有制的土地政策為基礎,執委會才能夠組織高效率的農業生產,從而將更多的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投入到製造業、商業和服務行業當中。讓三亞提前若干年進入到近代工業社會的氛圍。

隨著三亞內河港的逐步投入使用,被三亞港和勝利港兩處港口帶動起來的海上貿易也越發繁榮起來。執委會為三亞地區所制定的自由港政策在執行了近兩年時間之後。已經吸引了大批的大明海商將交易地點從大陸的廣州逐步轉移到三亞來。在這裡不但能買到自西方的各種商品,更重要的是海漢商品的原產地,可供挑選的餘地遠比廣州更大,並且還可以用以貨易貨的方式來進行交易。在三亞沒有高昂的抽稅,沒有異族的欺凌,遠比馬尼拉、巴達維亞這些番鬼做主的港口要好得多。

海漢銀行日漸成熟的金融制度也為三亞地區的海貿發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貿易量較大的海商們只需揣著一張海漢銀行開具的銀票就可以漂洋過海,不會再因為在外面帶著成箱的金銀而擔驚受怕。(廣告)如今除了廣州之外,在惠州、潮州以及福建的漳州。都已經開設了海漢銀行的分理處,可以為當地的客商提供通存通兌的金融服務。越來越多的海商開始習慣於使用海漢銀行的銀票,甚至在某些關係熟絡的商人之間,可自由轉讓的不記名海漢銀票已經初步具備了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