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說,由海漢高官親自出面推銷的武器裝備,往往都是價格不菲的高階貨,有時候甚至是尚未在海漢軍中大面積列裝的新玩意兒。
畢竟出售高階貨的利潤更高,而部分新裝備也需要找一些試用者來驗證其作戰效能,摸索可靠的戰術戰法。
而對於眾多仰慕海漢兵工的買家來說,這也是他們為數不多能夠採購到先進裝備的機會。
海漢的軍售生意一向都是賣方市場,交易規則基本都是由海漢制定。
海漢對武器出口有著嚴格的限制,平時就算買家帶著再多的錢去三亞求購,所能購買的裝備也僅有為數不多的老舊型號。就算如此,採購數量也仍會受到限定,並不是買家想買多少就能買到多少,也不會有多少討價還價的空間。
而買家為數不多的權利,就只是可以自行決定“買”還是“不買”,僅此而已。
喬志亞今天要推銷的主要裝備,是幾種過去從未被允許對外銷售的火炮,其中不乏有讓各國眼饞很久的型號。
而喬志亞也對此作出了非常直白的解釋:“我國目前的軍工技術已經能夠製造出效能更強的火炮,所以這些舊式型號的軍售限制也到了該取消的時候了。”
這麼說來,被列入軍售清單的這些火炮似乎也不是海漢最先進的型號了,但對於其他國家來說,這樣的重型武器仍然足以讓自家軍力提升一個臺階。
當然了,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前提是能買到手足夠多的數量。
要是隻買個一兩門炮,那作用就極其有限,大概也只能安置在京城的城牆上當擺設了。
而海漢雖然將這些高階武器放上了貨架,但總的供應量依然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時滿足所有國家的採購需求,註定只有少數國家能夠實現武力的快速提升。
這也是海漢有意製造出來的局面,目的當然是為了讓另一個銷售技巧派上用場,那就是競價。
使節們所拿到的介紹手冊上,除了介紹裝備的各種效能引數之外,更是特別用紅字標註了該裝備此次對外銷售的數量,以及其銷售底價。
一直以來,限量和競價在軍售過程中都是極為有效的促銷手段。即便是那些認為自家武器裝備夠用的國家,也必須要認真考慮鄰國購買更先進裝備後,將對本國所造成的軍事壓力。
而對於那些本來就在與別國進行軍備競賽的國家來說,僅僅只是自己買到新武器是不夠的,同時還要儘量阻止競爭對手採購新武器。在競價環節報出高價,讓對手買無可買,無疑是最為立竿見影的做法。
眾人研究了一番手冊之後,終於有人提出了疑問:“兩位大人,這些裝備都是好東西,但我等可否回去與同僚商議之後,再作出購買決定?”
這個問題無疑是在場大多數使節的心聲,要在看完手冊後立刻決定買與不買,未免太過倉促。
再說他們幾乎都是文官,雖有下訂單的許可權,但具體該買哪種,買多少,那還是得先跟使團中的武官溝通之後才能作出決定。
喬志亞解釋道:“各位不用急,今天的會面只是介紹武器裝備,不用馬上作出購買決定。過幾天的軍演會安排相關武器的作戰效能展示,屆時各位看過實際表現之後,再做決定不遲。”
施耐德補充道:“對於訂單總額達到一定標準的買家,我國還會提供一些特別的優惠,比如說無息分期付款、額外贈送的彈藥、免費的炮兵培訓教程,以及相關的維修維護服務。優惠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這些優惠條件並非新鮮事物,在過去的軍售中也曾多次出現過,目的無非也是鼓勵多買早買。
但作為買家,就很難抵擋住這些優惠條件的誘惑。按照過去的經驗來看,如果各種優惠能夠拿齊,那省下來的費用差不多就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