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漢歷1657年三月三十一日,杭州,城西涌金門。
湧金門始建於五代十國年間,因傳聞旁邊的西湖中曾湧現金牛而得名。
或許是因為這個好彩頭,湧金門內彙集了杭州的諸多官署,如將軍署、都統署、織造局、府學、布政司、鹽運司等等,全都集中在這一塊城區。
不過海漢接管杭州之後,各個領域的管理許可權都被收攏到管委會手中,這些官署大多也有了新的職能。
布政司衙門成了杭州管委會的辦公地,原來的府學改名為杭州第一中學,織造局掛上了軍情局的招牌,至於相鄰的將軍署和都統署,則被劃給了城防軍當作指揮部。
而揚州鹽商集體投靠海漢之後,這管理江浙鹽業的鹽運司自然也沒了用武之地,不過海漢倒是沒有把鹽運司衙門作為他用,而是把這塊地方留給了大明,派駐杭州的外交機構便坐落於此。
鹽運司衙門緊鄰湧金門,進出城十分方便,距離目前正在西湖北側興建的海漢官署區,也僅僅只有三四里地而已。
大明雖然丟了杭州,但仍在杭州生活工作的明人卻不少,所以這處換了“大明使館”招牌的官署平時也很熱鬧,每日都要接待大量的訪客。
不過從昨天晚間開始,使館周圍的道路便被突然封鎖了,至少有一個連的海漢軍,在使館周圍的幾個路口設下了武裝關卡,禁止使館內的人員外出。
而使館負責人嶽仕宗在被海漢官方緊急召見之後,回到使館便緊閉大門,掛上了暫停開放的牌子。
到了今早,以往人來人往的使館門口已經是一片空曠,進出湧金門的民眾都主動繞著這地方走,唯恐被沾染了晦氣。
按照大明的外交傳統,像使館這種駐外機構,通常是由禮科和行人司負責。
小地方就由行人司派個八品的行人,級別稍高一點的,一般是由禮科的七品給事中擔任負責人。
不過杭州這地方顯然是個例外,因為在這處使館擔任主官的嶽仕宗,可是正兒八經的禮部郎中,正五品的官員。
嶽仕宗能出任這個受到朝廷重視的職位,跟他的個人履歷有很大關係。
他本是浙江湖州府出身,崇禎十年的進士,在浙江當過知縣,後來上調至京城鴻臚寺,從寺丞、司丞、少卿這樣一步一步幹上來,然後調入禮部任職。
不管是對浙江風土人情的瞭解程度,還是外交部門的工作經驗,嶽仕宗的個人情況都與這個職位十分契合。
更重要的是,他的家族在海漢接管湖州府時主動變賣家產,舉族遷往了大明的統治區,這被朝廷視作了忠心的表現。
以他的身份出任使館主官肯定算是低位高配,不過也由此突顯出這個職位的重要性。如果能在任上幹出一點亮眼的成績,等回到京城之後,越級提拔禮部侍郎也不是不可能。
嶽仕宗上任之後,與海漢的外交關係還算處理得不錯,每年會跟東海大區執政官石迪文進行數次定期的正式會晤,兩國的關係也逐漸趨於緩和。
海漢遷都杭州對大明來說算是一個壞訊息,但對嶽仕宗個人而言,卻不見得是壞事。
杭州使館過去只是大明派駐到海漢的諸多外交機構之一,與金州、登州、福州、廣州等地的使館並無太大差異,就算嶽仕宗是高配入職,但相比三亞使館還是要差了一個等級。
但遷都之後,杭州使館的重要性立刻就追上了三亞使館,而嶽仕宗的地位也會隨之水漲船高,成為大明外交領域中的重要人物。
海漢要在杭州舉辦國慶三十週年慶典,並宣佈遷都的決定,這對大明來說著實算是一種屈辱,但對受邀參與觀禮的嶽仕宗而言,卻無疑是一個鞏固與海漢高層關係的契機。
嶽仕宗認為,要是能跟海漢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