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對於陶東來等人的這種顧慮,石迪文卻並不是很認同。
在他看來,三亞勝利堡裡那些電子裝置的遷移工作,在遷都計劃所遇到的諸多問題中並不算是最困難的。
甚至那些電子裝置對國家運轉的必要性,也並不是執委會所認為的那麼重要。
“各位,我想提醒你們一件事,這麼多年了,包括東海大區在內的各個海外大區,一直都是在沒有那些電子裝置的輔助下保持著正常運轉。”
石迪文沉聲說道:“那些裝置固然是對我們治理國家有很大幫助,但它們的使用壽命終究是有限的。我們的後人很可能不會再有這些裝置可用,從我們還在執政的時候開始,就必須習慣於在沒有這些裝置的情況下工作,這樣才能給後人作出表率。”
“我想各個海外大區都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條件,但常年待在三亞的各位,可能還需要重新適應。”
同為海外大區的執政官,陳一鑫也對石迪文的觀點表示了贊同:“我在北方這麼多年,除了電臺之外,幾乎沒怎麼使用過其他電子裝置。我想說的是,即便沒有勝利堡的那些寶貝古董,地球也是照樣在轉。”
石迪文和陳一鑫離開三亞在外打拼的時間都是二十多年,對他們來說,也只是在初期還有些依賴於膝上型電腦、無人機之類的電子裝置。
但這些精密裝置的壽命有限,他們常年在海外,也沒有維修所需的條件。時間一長,也就逐漸適應了在沒有“神器”加持的狀況下指揮作戰,治理地方。
唯一沿用至今的電子裝置,也就只有目前海漢已經具備製造能力的電臺了。
當然了,他們所需處理的資訊量,與執委會肯定不可同日而語。而且勝利堡大資料庫中所儲存的諸多技術資料,可不能簡單地以現階段有用沒用來衡量其價值。
寧崎解釋道:“其實近些年勝利堡已經在逐步脫離對電子裝置的依賴了,不過大資料庫裡仍有很多重要資料沒有完成謄抄,我們預計這個轉化過程可能還得要持續好幾年。”
“這些資料對我們來說不見得有用,因為我們現有的工業水平還沒辦法復刻這些未來科技。但或許五十年、一百年之後,我們的後人就可以憑藉這些資料,讓一些先進的玩意兒提前問世,使得我們的國家能繼續在這個世界上保持優勢地位。”
對大資料庫的資料進行書面化的工作,自穿越後不久便已經開始實施。但資料庫裡儲存的資訊實在太多,歷時二十多年不間斷的謄抄,也依然遠遠看不到這項工作完成的那一天。
即便是最樂觀的看法,也不認為現有的方式能夠將資料庫裡的資料全部實現書面化轉移。只能是挑選出那些價值更高,對海漢未來發展有益的資訊,將其優先謄抄下來。
但無論如何,即便執委會的辦公不再依賴於大資料庫,這件工作也必須得持續幹下去,直到承載大資料庫的伺服器壽命終結,亦或是懂得使用大資料庫的穿越眾全部離世。
雖然眾人對勝利堡那些電子裝置的使用方式還存有分歧,但對於遷都這件事本身,倒是意見基本一致。不管那些電子裝置最終是否能平安遷移到杭州繼續使用,都不會影響到遷都計劃的繼續實施。
至於執委會何時才能將辦公地點也搬來杭州,石迪文倒未必像他所表現出來的那麼著急。
如今的東海大區,基本上是他一個人說了算。但執委會遷到杭州之後,那形勢可能就會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了。
空中不斷綻放的煙花非常壯觀,但在畫舫下層等候許久的戴英達卻沒多少心情去欣賞湖上的美景。
石迪文安排他上畫舫同遊,這本是莫大的榮耀,但他登船之後才發現,海漢高官們都去了二樓,而像他這樣的賓客,則是隻能在一樓待著。未經傳召,甚至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