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上半年再走下流程,然後大概等國慶的時候就會正式公佈了。”
陳一鑫用力地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已經記下了。這對於他而言,可比向執委會當面彙報工作重要得多。
海漢權力結構的頂層是執委會,而執委會的組成,又是以早期穿越行動的幾名組織者為核心。這幾個人掌握著穿越者群體的絕大部分資源,在穿越後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國家的執政者,並且長期掌控著執委會的大權。
這樣的局面有利有弊,好處是掌握國家大權的執委會構成比較穩定,各種大政方針可以得到長期執行,而不必擔心換一撥人就改一次國策。但弊端也很明顯,由此便形成了執政者的階級固化,權力更迭的速度非常緩慢,像陶東來、白克思、寧崎、施耐德、顏楚傑等人,更是一直穩坐釣魚臺,常年保持執委會成員的身份。
早年間執委會的成員主要是各個實權部門的負責人,如經濟、文教、工業、軍事、交通、農業等等,也便於執委會對國家的各個領域實施直接管理。
不過隨著海漢版圖的逐年擴張,執委會實際上已經很難對一些比較遠的地區進行直接管理,而其中也不乏有東海大區、北方大區這樣幅員遼闊的行政大區。由於歷史原因,海漢高層能夠在外獨當一面的官員不多,所以這些海外大區的執政官往往也是一任做到底,中間從未換過人。
為了鞏固執委會的地位,自然有必要進行新陳代謝,讓實力能力兼具的地方大員加入到執委會中來。
隨著幾名年紀較大的官員要陸續退休,加上王湯姆已辭去職務遠走北美,執委會中已經有了空缺,像陳一鑫這樣的少壯派官員自然是被納入了重點考察的名單中。如果陳一鑫能在執委會中任職,那麼由他繼續掌管北方大區,也無需再擔心當地的政局安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