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成武和王安國的軍事技能都是師承父輩,作戰指揮和戰術思想的水平都遠超這個時代,加之又有這二十多年海漢軍四處征戰得來的實戰經驗,使得他們能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可以指揮類似兩棲登陸這樣的複雜作戰任務。
作戰計劃在他們口中說來十分簡單,似乎只要按照部署的步驟去做就行,但如果不是在相關科目上訓練有素的部隊,很容易就會在實施過程中出現混亂,例如此時正在實施登陸的朝鮮部隊。
由於登陸目標地點是海灘地形,吃水較深的大型帆船如果太靠近岸邊就很容易擱淺,所以行動中是採取放下小艇的方式搭載步兵登陸。但不知道是船上裝備出現問題,還是參演士兵過於緊張,在放下小艇的過程中出現了些許混亂,好幾艘運兵船都未能順暢地將小艇吊放到海上。
而放下小艇之後,船上計程車兵要順著船舷的繩網和舷梯下到小艇上,在這個過程中也出現了個別士兵手滑墜海的狀況。好在此時並非實戰,尚有餘暇將這些墜海士兵迅速救起來,只是這些小插曲不免就拖延了整體的進攻節奏。
為了儘可能達到實戰的模擬效果,此時由海漢艦隊提供的火力掩護全是實彈射擊,儘管島上虛構的敵方並不會對正在登陸的朝鮮部隊實施反擊,但隆隆炮聲仍然是讓登陸中的朝鮮部隊十分緊張,在灘頭登陸之後用了比較長的時間才展開陣形,構築灘頭陣地。
對於朝鮮軍隊表現不佳的地方,王安國和石成武也並未故作不見,而是坦然向一起觀戰的李凒指明其不足之處。
李凒非但不覺這有損顏面,反而很感激他們能夠實話實說,畢竟朝鮮過去十幾年在新軍建設上投入鉅額資源,想要的可不是一個徒有其表的花架子。如果海漢將官不指出這些缺陷,他日踏上戰場,那可能就會變成關乎成敗存亡的問題。
其實站在海漢的角度,兩名年輕的軍官倒沒想那麼多,只是單純認為如果朝鮮軍存在這些問題,那麼今後就不能在類似環境下安排他們與海漢軍協同作戰,不然朝鮮軍犯的錯誤,很可能要連累海漢軍來承擔後果。
好在這支部隊的訓練基礎還算不錯,登陸過程中雖有小錯,但無大過,折騰了一陣還是比較順利地建立起了灘頭陣地,架設了數個臨時炮臺,用運上岸的野戰炮對敵方目標展開攻擊。到了這一步之後,登陸演習的主體部分就基本宣告結束了。
就登陸過程中的表現而言,雖然尚無法與海漢軍相提並論,但肯定是要比周邊國家強得多。石成武和王安國看到後面,也都開口誇讚了幾句。
李凒放下手中的望遠鏡,由衷地感嘆道:“我國軍隊在這種演習環境下還是失誤頻頻,看來仍需繼續磨練,今後還得勞煩貴國軍事顧問多多費心!”
石成武道:“陛下客氣了,我們兩國二十年來同氣連枝,為貴國提供軍事支援,本是應有之義。”
李凒道:“有賴於貴國關照,我國周邊近年來也再無戰事,過了十多年的太平日子。只是這樣一來,軍隊不免缺乏實戰機會,只靠這種虛構敵人的演習方式,恐難再有提升。所以本王有個不情之請,希望貴國今後再有徵討敵國的作戰行動時,也能允許我國出兵參與,以便讓我軍將士能在實戰中磨練戰力。”
李凒的這個要求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提起,他在位這十幾年間,反反覆覆已經提過多次,但等到落實到實處的時候,卻總會因為種種客觀原因而難以實現他的期望。
早年間朝鮮軍力孱弱,幾乎全靠海漢軍的庇護才能抵禦外敵,那時候即便有兩國聯軍協同行動,因為海漢完全信不過朝鮮軍的戰鬥力,只會將後勤輜重的任務分派給朝鮮負責,不會讓其參與作戰行動。
直到後來朝鮮完全依照海漢的安排來組建新軍,海漢才開始讓其參與到部分作戰行動中,在日本沿海和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