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官員著實不少,進進出出就都能看到守在大門外的王承恩——外交部門給他安排了一張太師椅,還有一把遮陽傘,甚至還有茶水,這樣的配置很難讓人不注意到他。
就算有人不知道王承恩的身份,只要稍加打聽,便會知道這位是代表大明來議和的使臣。
至於為什麼會被晾在了勝利宮大門外,各方對此的理解或許會有不同,但有一點共識是毫無疑問的,那就是海漢在目前還沒打算停止對大明的攻勢。
不管是否支援海漢,各國對於這場戰事的關注度都非常高。但有關前線的戰況,大多數人的訊息來源還是隻有海漢官方透過報紙釋出的戰報。
戰報上的海漢軍是一路平推,擊潰大明指日可待,但真實戰況如何,還是有很多人心存疑慮。
畢竟大明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即便處於劣勢,但戰爭潛力仍然相當巨大。而海漢軍一向只在沿海地區活動,極少會深入內陸作戰,能不能在大明控制的內陸地區發揮出正常水平,仍是一個未知數。
但勝利宮外出現的大明使臣,似乎已經表明了當下的戰場態勢。而且執委會對大明來使故意避而不見,表現出不願和談的態度,更是坐實了之前的戰報應該都是屬實。
即便這本是意料之中的事,但現實還是讓一些人感到了不安。如果大明就此倒下,那對於他們所屬的陣營來說,絕非什麼值得慶祝的好訊息。
恰恰相反,大明倒下,就意味著海漢將會迅速獲得大量人口和資源。沒有了這個一個體量相當的對手,海漢的對外擴張方向必然也會發生轉變,屆時其胃口可就不是一個南海能滿足了。
要阻止海漢的擴張腳步,眼下就得先盡力保住大明不倒。
於是在勝利宮外守候的王承恩,愕然發現身邊冒出了一群本不認識的“朋友”。
這些人來自多個國家,但他們都自稱是大明的支持者,要和王承恩站在一起,向海漢提出停戰和談的要求。
王承恩不傻,他當然能看懂這些行為藝術家並不是為了大明而來,但當下他的確也需要有人為自己搖旗吶喊,所以對於這樣的“援助”,他也是來者不拒,統統笑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