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外這些堡壘多是三個為一組,一大兩小成品字形排布,永安堡便是這一組堡壘中稍大的那一個。
不得不說明軍當初的確是花了很多心思來加強邊防,修築這些堡壘所投入的資源,恐怕也不亞於建一座大型城池了。
這些堡壘原本要對付的敵人,是以騎兵為主、不善攻堅的清軍。騎兵要是不管不顧地衝進去,這種陣地就會變成血肉磨盤,可以有效地延緩清軍進攻後方山海關的攻勢。
而當時的清軍也的確拿這種堡壘群沒有太好的辦法,所以才會採取了繞行的方式,避開這塊硬骨頭。
不過相比當年的清軍,海漢軍的進攻手段可就豐富多了。而且從制定作戰計劃開始,孫真就沒打算繞過這塊地方。
明軍想借助這道防線來抵擋海漢軍南下,而孫真又何嘗不是打算利用這個戰場來牽制住大明的邊軍精銳。
雖有必勝的信心,但孫真也沒有率部冒進,而是按照標準的作戰流程,讓部隊停在了離永安堡近兩裡遠的地方。
在這個距離上,永安堡的小炮射程應該是夠不著海漢軍所在的位置,守軍要是開門出來衝陣,那更自行送到槍口上,孫真可以比較從容地安排接下來的戰術。
孫真不會指望對方會主動棄械投降,該走的流程還是要先走一遍再看。
數輛輜重馬車停在陣前,工兵們七手八腳從車上卸下了一堆腳手架,隨即開始裝配起來。
沒過多久,兩座足有三丈多高的簡易瞭望臺就出現在海漢軍陣前。頂端還有幾根鋼索牽引至地面固定,保證其不會晃動。
這種瞭望臺的搭建和拆除都非常簡單,最適合在行軍作戰中使用,而且其高度可以根據需要調整。如有必要,甚至可以搭建出高度超過八丈的超高形態,只是施工的時間會更長一些。
一名作戰參謀靈活地爬了上去,然後利用望遠鏡觀察永安堡牆頭上的防禦部署。
他所觀察到的資訊被迅速傳遞給了正在進入射擊位的火炮部隊,炮兵開始解算射擊諸元,校準火炮位置。
而此時另外一座瞭望臺上,也上去了兩人,不過他們的任務與作戰參謀有些不同,不僅要觀察永安堡的防禦態勢,而且要直接參與作戰。
他們卸下揹包,小心翼翼地從裡面取出自己的武器——槍身上帶有筒式瞄準鏡的特製步槍。
是的沒錯,這兩人便是海漢軍中最神秘的兵種之一,狙擊手。
這個兵種從選人開始,標準就極為嚴苛,要從入伍一年以上,身強體壯、軍事素質出眾,且身家清白計程車兵中挑選。往往一個營幾百號人裡,初選只能挑出五六個人。
而這些士兵在進入受訓階段之後,還會經歷多次篩選淘汰,最終能出師拿到狙擊手這個身份的人,往往十不存一,絕對算得上是精銳中的精銳。
但對狙擊手的職業生涯來說,受訓結束還僅僅只是開始而已。為了保持良好的射擊手感和作戰狀態,狙擊手幾乎是全年無休地進行練習。
這些狙擊手每年光是在日常訓練中打掉的彈藥就有上千發,絕大多數士兵在服役期間打過的實彈,僅僅只是這個數目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而且為了適應各種地理環境,狙擊手的訓練地點也經常會更換地方,甚至會特意送到北方大區之外的陌生環境中訓練,這也是筆不小的開支。
所以狙擊手不但培訓極為不易,個個都是千里挑一的精銳,而且維持這個兵種所需的經費也遠超普通部隊。
孫真所轄的陸六師中,狙擊手的編制也僅僅只有兩個班不到二十人,其中一半已經被陳平遼帶走了。能投入到眼前這個戰場的,僅有寥寥幾人而已。
孫真將狙擊手部署在高臺上,就是要充分利用他們的優勢,擇機狙殺永安堡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