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方追問道:“那集中力量發展造船業不是挺好?我一路行來,看到香港、高雄、舟山等地的造船業都發展得不錯。佐世保灣乃是天然良港,附近林木資源豐富,理應也可循此路線發展。”
天草四郎搖頭道:“佐世保船廠主要還是為駐地艦隊服務,日常業務便是維護艦隊船隻,相當於是基地配套產業。雖然也對民間開放了造船業務,但本地商貿規模有限,沒有太大的航運需求,國內商家也很少會捨近求遠,到我們這裡下單造船。在本地能接到的生意多半就是造一點漁船,價格低了沒什麼利潤,價格高了漁民還買不起,只能說是聊勝於無。”
陶弘方對於造船業的情況略有所知,聽了天草四郎的說明之後,便意識到自己的確是對本地實際情況有所誤判。本地對造船業的絕大部分需求都是來自駐軍,相較之下建造漁船的訂單的確只是蠅頭小利。而商船的建造成本與訂單數量有很大關係,如果佐世保船廠能接到的訂單太少,那麼造價也很難跟國內造船廠進行競爭。
而說到海運對造船業的需求,問題就又要回到本地的人口規模上。以佐世保地區目前常住人口不足萬人的社會狀況,對商貿活動和物資的需求都比較有限。如今本地已經基本能夠實現食物的自給自足,需要從國內運來的主要就是一些無法自產的軍需裝備和生活物資,數量也比較有限,而回程也沒多少貨物可運,甚至其中相當一部分貨物還是由軍方的船隻運輸,民間運力根本達不到飽和狀態,自然無法給本地的造船業帶來多少助力。
目前國內的大型商業機構也有不少在佐世保設立了辦事機構,但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儘早搶佔地盤以獲得先發優勢,屬於有棗沒棗先打一杆子的商業行為,貿易規模卻還處於比較低的水平。
對於這些財大氣粗的商業機構來說,反正在離此不遠的長崎也設有長期機構,從那邊分派點人手到佐世保建個商棧或是買個商鋪設個點,也花不了多少經費。若是能想辦法從駐軍手上接點生意,那前期投資立馬就能掙回來了。
但要真正取得穩定的盈利,也只能耐心等待本地人口增長,等需求達到一定規模之後,才能由這些商貿機構帶動海運及其他產業的發展。所以問題的根源,還是在於人口。
對於海漢的海外殖民地來說,人口的增長是考驗當局執政能力的要素之一。佐世保地區過去是人煙稀少之地,否則也不會毫無阻力就被海漢輕鬆拿下,前期主要靠國內組織移民到這裡定居,近幾年本地建設初見成效之後,才開始慢慢吸引越來越多的日本移民主動投奔。一年幾千人的增長速度在使團眾人看來自然說不上快,但對於佐世保當局來說,這已經大大好過了前些年初創時期的人口增長水平。
天草四郎很坦率地向眾人交了底:“根據我們的估算,想要實現本地財政收支平衡,至少需要常駐人口達到五萬人以上,這還不包括駐軍的軍費開支在內。以目前的人口增長速度,我們可能還需要七八年的時間吧!”
“這麼久?”陶弘方聽到這個答案微微有些失望。先前元文棟說日本各地都有民眾主動遷來佐世保定居,明年的規模可能還將翻番,似乎人口增長形勢十分樂觀,但如果算細賬,就沒那麼值得高興了。
這並非佐世保當局辦事不力,主要還是因為這裡的客觀環境受限。除非動用武力手段在日本列島擄掠人口,否則好像也沒什麼能在短期內讓這裡人口暴漲的辦法了。當然了,考慮到目前相對穩定的國際局勢,海漢也並沒有必要採用這種激進的手段。
大致瞭解了本地的情況之後,使團也主動向本地官員說明了此次出使朝鮮期間的經歷。對於在釜山劃定專屬經濟區,說服對馬藩放棄特許經營權這兩件事,天草四郎給予了高度讚許,因為這樣的變化對佐世保的發展無疑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