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來扮演在丙子胡亂之後,兩國確立了所謂的兄弟之國關係,但實際上清國便是取代了大明的地位,成為朝鮮的新宗主國。不過在這個時空中由於海漢的直接介入,清軍在1637年所發動的征討朝鮮行動並未取得成功,因此取代大明的這一個歷史使命,自然也就輪不到它頭上了。
而在這個時期唯一能夠向朝鮮提供武力庇護的國家,也就非海漢莫屬了。李倧看得很明白,不管是清國、日本這些周邊宿敵,還是大明這個曾經的宗主國,軍事實力方面顯然都不如海漢強大。
最關鍵的是,海漢在戰前戰後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完全沒有入侵朝鮮的意圖,對朝鮮來說是一個極為可靠的保護神。如果朝鮮需要找一棵新的大樹乘涼,那海漢應該就是最合適的選擇。
雖然李凒對朝鮮未來發展壯大之後的國際地位充滿期待,但什麼才是國與國之間的正常邦交,他對此或許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
自1392年李成桂取代王氏高麗建國以來,李氏執政朝鮮已有兩百餘年,而在此期間的歷任統治者一直都是奉行事大主義,尊大明為宗主國。從統治階層到普通平民,早就習慣了對宗主國稱臣納貢以獲得庇護,在朝鮮人的意識中,或許這種依附於強者的生態便是正常的邦交了。
李凒在來到三亞之後,眼界的確開闊了不少,也開始對朝鮮過去採取的外交策略有了一些反思。特別是長久以來將本國的對外防衛寄希望於來自大明的庇護,這樣的做法是否為朝鮮贏得了真正的安全,實在值得考究一番。
早年日本入侵朝鮮的時候,大明尚有餘力出兵救朝鮮一把,但近年來清國在遼東迅速崛起,大明和朝鮮都面臨著極大的軍事壓力,這段時期大明就顧不上再對朝鮮提供武力保護了,只能任由其在清軍鐵蹄下自生自滅。這樣的宗主國,對朝鮮來說的確跟其他不相干的國家沒什麼區別了。
雖然不管是李凒還是他父親現任國王李倧,都認為朝鮮與大明之間的關係是時候該做出一些改變了,但卻不認為朝鮮應該完全脫離宗主國的庇護,既然大明已經逐漸無法完成作為宗主國的義務,那麼朝鮮就應該另外尋找一個更合適的替代物件。
在原本的歷史上,這個替代者是由清國來扮演在丙子胡亂之後,兩國確立了所謂的兄弟之國關係,但實際上清國便是取代了大明的地位,成為朝鮮的新宗主國。不過在這個時空中由於海漢的直接介入,清軍在1637年所發動的征討朝鮮行動並未取得成功,因此取代大明的這一個歷史使命,自然也就輪不到它頭上了。
而在這個時期唯一能夠向朝鮮提供武力庇護的國家,也就非海漢莫屬了。李倧看得很明白,不管是清國、日本這些周邊宿敵,還是大明這個曾經的宗主國,軍事實力方面顯然都不如海漢強大。
最關鍵的是,海漢在戰前戰後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完全沒有入侵朝鮮的意圖,對朝鮮來說是一個極為可靠的保護神。如果朝鮮需要找一棵新的大樹乘涼,那海漢應該就是最合適的選擇。
雖然李凒對朝鮮未來發展壯大之後的國際地位充滿期待,但什麼才是國與國之間的正常邦交,他對此或許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
自1392年李成桂取代王氏高麗建國以來,李氏執政朝鮮已有兩百餘年,而在此期間的歷任統治者一直都是奉行事大主義,尊大明為宗主國。從統治階層到普通平民,早就習慣了對宗主國稱臣納貢以獲得庇護,在朝鮮人的意識中,或許這種依附於強者的生態便是正常的邦交了。
李凒在來到三亞之後,眼界的確開闊了不少,也開始對朝鮮過去採取的外交策略有了一些反思。特別是長久以來將本國的對外防衛寄希望於來自大明的庇護,這樣的做法是否為朝鮮贏得了真正的安全,實在值得考究一番。
早年日本入侵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