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大明接連失去了對南方大片沿海地區的掌控,但好在國內局勢沒有發生大亂,依然還能憑藉兩百年來積累的國力跟滿清繼續打消耗戰。但反觀滿清對於這種消耗戰的承受力就要差得多了,製造武器裝備和訓練合格兵員的速度都已經開始趕不上作戰需求,而且其國內大量青壯應徵入伍後,對其社會生產力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負面影響。
但滿清這個時候已經很難再停下來,皇太極也清楚大明肯定是想憑藉消耗戰活活耗幹滿清的國力,這時候如果向大明求和,只會暴露出己方的虛弱,反而有可能讓大明加緊行動擴大攻勢。
而且皇太極也很清楚,一直作壁上觀的海漢人看似中立,但真實立場其實是偏向於大明一方,這從海漢只針對滿清執行的軍火出口禁令就能看出來明顯是在拉偏架。如果滿清顯露出了敗像,那駐紮在金州的數千海漢兵馬可不是吃素的,很有可能會趁勢落井下石。
皇太極甚至認為,海漢之所以一直按兵不動,就是在等著這兩國拼個兩敗俱傷之後好坐收漁翁之利。大明疆域遼闊,還能承受戰敗的後果,但自己的國家一旦輸掉這場戰爭,很可能就會被打回原形,再次淪為大明統治下的原始部落。當然了,也許會出現另一種情況,便是遼東的統治者換成了海漢人。
但無論是這兩者中的哪一種,都是皇太極所不能接受的結局。滿清沒有退路,只能咬緊牙關去打贏這場戰爭。
大明和滿清拼個你死我活,這對海漢來說倒是樂於見到的局面。正如皇太極所認為的那樣,海漢巴不得這兩國互相削弱,這樣今後就能有更大的空間供海漢發揮。
不過趁著這兩國打得熱鬧的時候,海漢也正好把東北亞地區一些懸而未決的事情處理妥當。
首先便是朝鮮國的定位和發展方向問題。海漢希望能讓朝鮮扮演一個安定且服從安排的藩屬國,能長期穩定地為海漢提供資源、人口和市場,並且在國際政治中配合海漢制定的各種發展策略,就如同朝鮮在金州和約商議過程中的表現那樣。
但朝鮮安定下來之後卻不可避免地滋長出了一些脫離海漢掌控的野心,雖說目前並不具備相應的實力,但這些苗頭已經引起了海漢執委會的警覺。讓鳳林大君李淏常年留在三亞,便是對現任國王李凒的一種牽制手段,不過僅是這樣還難以讓執委會感到安心。
來自未來時空的經驗,讓執委會的大佬們很難信任朝鮮人,這個族群並沒有尊重歷史傳統的底線原則,他們只會為其自身的利益考慮,這一點已經從朝鮮國放棄大明轉投海漢的舉動得到了充分證明。如果有朝一日他們認為自己的實力已經能夠脫離海漢的掌控,那麼肯定會毫不猶豫地斬斷與海漢的藩屬關係,並且將本國曆史上有關海漢的一切記錄清洗乾淨,就如同他們之前脫離大明那麼徹底決絕。
執委會認為,能讓朝鮮人遵從的只有來自強者的威權,要讓他們保持對海漢的謙卑之心,僅憑目前的駐軍和貿易手段還難以製造出足夠的影響力,必須還得從文化層面下手,用一兩代人的時間徹底改變他們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
當然了,直接吞併朝鮮其實也是選項之一,但執委會認為即便能夠透過軍事手段佔領朝鮮,親自治理朝鮮的價效比還是太低,這個貧窮落後的地區反而有可能會變成本國的一大累贅,這一點從歷史上來看也是眾多中原王朝的一致選擇。海漢只需掌控半島的地區的主要礦產資源產地和出海通道,剩下的地方不要也罷,這樣才能實現收益最大化。
相較於軍事手段,還是透過政治、經貿、文化等綜合手段來完成對朝鮮的打壓更為容易,所需耗費的資源更少,而取得的成效卻有可能比軍事佔領更好。
1645年年末,執委會透過外交部通知李凒,為了便於兩國的交流來往,希望李凒將朝鮮國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