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佛與英國東印度公司所組成的聯軍共有三千餘人,但實際接受英國人培訓並且得到其認可的卻遠遠達不到這個數,所以最終有一千餘人是作為預備軍留守在柔佛海峽的北岸,並沒有進入星島參戰。用霍格的話來說,這些只會使用長矛和砍刀的土著士兵頂多只能派去打掃戰場,實在沒有必要進入星島浪費寶貴的物資補給。
所以最終渡海進入星島的部隊,只有一千多名合格的柔佛新軍,加上英國人帶來的數百名僱傭兵,勉強湊了兩千出頭的兵力。在聯軍高層看來,用成倍的兵力去打一場突襲戰已經足夠了,等趕跑海漢人之後,再增加柔佛駐軍守住星島也不遲。當然了,如果一定要追尋最根本的原因,終歸還是柔佛運力有限,難以保障大規模渡海作戰所需的補給供應。
雖然渡海行動進行得十分順利,但霍格還是很小心地在島北的登陸點設立了臨時營地,並且留下了大約二百名士兵和同等數量的民夫留守這裡,以便接收從柔佛運過來的物資,為前線的大部隊持續作戰提供保障。大部隊開拔南下之後,這裡的事情可沒停下來,由於柔佛能提供的船隻數目有限,只能多次往返來運輸物資,所以昨天這些留守人員也是忙活了一整天,直到天黑之後才歇下來。
這天還沒亮,突然便聽到了報警的鑼聲響起,眾人從睡夢中驚醒之後都是一臉懵逼——敵襲?可是敵人不是應該在島南邊,這個時候正與自家軍隊戰鬥嗎?他們是怎麼繞到這邊來的,難道連自家老窩都棄守了?
士兵們睡眼稀鬆地爬出帳篷,立刻便發現這可不是哨兵誤報,海面上的戰船桅杆上都掛著海漢旗,而且離海岸近的幾條船已經開始放下小艇,滿滿的裝著士兵往岸邊划來了!
這個時候也沒人還顧得上去弄清敵軍到底是怎麼從南邊抽身出來包抄自家後路了,如果不能將這些敵軍士兵阻止在灘頭,那麼在這裡留守的幾百號人很可能都得死!柔佛士兵們連自己的藤甲都來不及穿上,抓著插在帳篷門口的長矛和砍刀便衝出去應戰了。
會使用火槍的柔佛兵,基本都被編入了主力部隊,南下攻打海漢據點去了,留守在此計程車兵所裝備的全都是冷兵器,但這些土著兵沒有跟海漢軍交手的經歷,初次碰面倒也表現得十分兇悍,絲毫沒有畏懼的情緒,幾乎是不加考慮就殺向了海岸線。
穆夏柏身份顯赫,當然不會冒險首批登陸,此時正站在甲板上用望遠鏡檢視岸上的動向。他看到柔佛兵迅速衝殺出來倒也有些驚訝,但接下來便注意到對手散亂的陣形,分明是沒有任何的準備和指揮,當下便安下心來看戲了。他帶來的這些人馬雖然近兩年沒有執行什麼作戰任務,但平時的訓練可是一點都沒落下,要是連這些使用刀槍的散兵遊勇都應付不下來,那打完仗也不用再回去了,就地解散留在島上當農民墾荒算了。
其實穆夏柏帶過來的部隊中有不少老兵,有些還曾參加過1631年安不納島戰役,與荷蘭人交過手,要應付這些土著士兵自然不在話下。小艇上計程車兵在軍官的指揮下都沒有急於開火,只是默默地將裝填好彈藥的步槍架到了船舷上,等待來自軍官的命令。
直到小艇靠近海岸,距離岸邊大呼小叫的柔佛兵僅有不到二十米的時候,軍官才下令開火。趴在船舷上計程車兵扣動扳機,一排子彈發射出去,但卻因為船體起伏不定,僅僅只打中了兩人。不過這些柔佛軍顯然知道火槍的厲害,一見艇上的海漢兵開槍射擊,立刻放棄了衝上來搏殺的念頭,轉頭就往回跑。這作戰態度轉變之快,也是讓海漢兵歎為觀止。
在幾艘小艇上計程車兵接連開火打翻數人之後,原本試圖在灘頭進行攔截的柔佛軍已經放棄了這個不切實際的打算,向後回撤到他們的臨時駐地中。不過這個所謂的駐地並沒有及時修建起像樣的防禦工事,僅僅只是在存放物資的遮雨棚周圍立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