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當然了,星光導航好是好,卻也有無法迴避的缺點,其中最關鍵的便是自然天候問題。
晚上還好,星光璀璨的,利用星光定位的法子數千年前的老祖宗都會,就別說技術突飛猛進的現代人了。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天文自動羅盤和光點六分儀這類依靠星象標定航跡的裝備早在二戰時期就已經普遍裝備各國海軍。
二戰後更是將其小型化裝備在大型轟炸機上,比如域外某大國的b52戰略轟炸機上就配備了當時最先進的d—1天文自動羅盤和ks—85光點六分儀,以此組成夜間導航系統,從而增強b52戰略轟炸機的作戰能力。
是的,這類分散式的星光導航系統只能夜間使用,而且只能在天氣晴好的情況下,白天或者陰雨天便會大打折扣。
這也是為什麼當無線電導航和衛星導航全面普及後基於天文自動羅盤和光點六分儀的星光導航迅速淪為備份導航面臨淘汰的原因所在。
精度差不說,侷限性還大,很難在瞬息萬變的條件下,及時做出反應。
美國和蘇聯這兩個超級大國難道不知道這裡面的侷限嘛?當然知道,可他們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在自己的遠端彈道導彈上使用星光導航系統,配合慣導系統組成最終的精確打擊組合。
為何?
很簡單,因為美國和蘇聯的星光導航技術早已經擺脫了常規意義上的天文自動羅盤和光點六分儀的天然侷限,真正做到了全天候、自動化、高精度。
不然美蘇的導彈只能在夜間晴好的情況下使用,剩下的颳風下雨和白天只能趴窩,那不就扯了,難不成那天不走運被對方一導彈給轟了,反擊的時候還要夜觀天象,覺得烏雲密佈還要跟對方打個商量,等天氣條件允許在發動反擊?
果真如此的話美、蘇將近半個世紀的對峙就不是冷戰了,應該叫做笑戰,實在是沒有這麼開玩笑的。
而事實上,美、蘇也不可能在如此關鍵領域開玩笑,兩國真真正正做到了攜手領先全球,合夥碾壓世界的程度。
至於怎麼做到的,原理其實並不複雜。
外太空的恆星除了傳播可見光意外,還會輻射x射線、伽瑪射線等宇宙電磁波,然後根據光譜等天文學理論便能判斷出域外恆星的距離、質量等基本資訊。
美、蘇的星光導航系統所應用的便是這個原理,所以兩個國家的星光導航系統並不是簡單的光學裝置,而是接近天文領域的射電望遠鏡。
如此一來,美蘇的星光導航系統不但夜晚能夠使用,白天同樣沒問題,哪怕是颳風下雨,電閃雷鳴依舊不受影響。
畢竟氣候環境可以影響可見光,但看不見的星體輻射卻是沒辦法擋住。
至於干擾,就更不用想了,各種各樣的射線雜糅在一起,複雜的要命,得需要多大功率的裝置能夠全覆蓋呀。
就算退一萬步,真的有人弄出能夠干擾域外星體輻射的裝置,你又知道美、蘇各自的遠端導彈上的星光導航系統錨定的是那顆域外星體?
正因為如此,美、蘇將星光導航系統從可見光改進成不可見光,其隱蔽性依舊出乎意料的好,然後再配合慣性導航以及導航計算機,美、蘇兩國的遠端導彈這才能夠在數量與質量上碾壓全球芸芸眾生。
當然,這種碾壓不過是1991年以前的歷史,到了如今的1994年,這種歷史似乎真的一去不復返了,至少現如今在浙東外海上空遨遊雲霄的ty—6無人機便具備當年美、蘇所具備的能力。
要知道,今年11號颱風剛剛過境沒多久,整個浙東外海的氣象條件並不是很好,雲層非常厚不說,區域性地區還伴隨著降雨。
如果ty—6無人機上只是應用了可見光式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