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蘇聯第八分艦隊偵察船“金色麥浪”號的艦長恰東諾夫少校,從昨天午夜開始,距離“金色麥浪”號以北的數百海里外便出現一個強烈的無線電訊號發射源,等到今天中午,這個訊號發射源已經距離中國艦隊一百八十海里。
從午夜發現這個訊號源時,“金色麥浪”號與其之間的距離大約五百海里,不過十二個小時,就縮短到了一百八十海里,換句話說那個快速靠近的訊號源,只用十二個小時就狂奔了三百二十多海里。
平均航速達到驚人的28節(相當於51公里每小時)。
要知道從昨晚到現在,海上的雨就沒停過,海浪隨著風向幾度變換,整體海況說不上有多糟糕,但卻足夠複雜,再這樣的情況下哪怕是主力戰鬥艦艇能維持20到23節的航速就已經很不錯了。
因為除了海況,艦艇自身的動力是否支援長時間的高航速也是個不可忽視的問題,畢竟高速運轉的動力系統不但耗油高,對自身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也非常的不利,不然怎麼海軍編隊一般都會採用14節或者18節的經濟航速,道理便在這裡。
可是這個明顯是中國支援艦艇的存在,竟然在長達十二個小時內,始終維持在28節的高航速,除了急於支援不遠處的中國艦隊外,其自身優良的動力系統同樣說明這是一款極為優良的作戰艦艇。
要知道就算是蘇聯最先進燃氣輪機艦艇也不敢這麼撒著歡兒的奔放的狂奔,本來故障率就高,維護性就差,萬一出了問題,在海上拋錨了可怎麼辦?
有了這個推斷恰東諾夫少校便不由自主的皺起了眉頭,他長期駐守於金蘭灣,除了研究蘇比克灣的美國海軍外,最多的便是對中國海軍的關注,尤其是他們這種做偵察情報的,更是不會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可恰東諾夫少校把腦漿子都攪合成糊糊了,也沒找到中國有什麼新式艦艇服役的訊息,至於能維持長時間高航速的艦艇更是一個都沒找到,不過找不到不要緊,既然有一個衝過來了,正好過去看看,反正對他們來說研究中國新式艦艇也是很重要的任務。
打定主意,恰東諾夫少校便準備下令,卻在這個時候強烈的干擾訊號讓“金色麥浪”號上的電子裝置變得雜亂不堪,恰東諾夫少校半點兒驚慌都沒有,只是冷笑一聲:“美國佬就愛搞這些小把戲。”
說完便拿起通話器高聲命令:“切換備用頻率,然後開啟干擾機,讓送來禮物的美國朋友們嚐嚐什麼叫大功率干擾的滋味兒。”
話音未落有偏頭吩咐參謀:“調轉航向,去看看中國同志的新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