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並沒有採用七十年代美、蘇航空界十分受寵的肩扛式發動機佈局。
即將噴氣式發動機置於機翼上部,利用“康達效應”將噴氣式發動機的噴出的氣流在機翼表面形成一個向下的導氣效應,從而形成向上的反向升力。
而這裡的“康達效應”理論描述很枯燥,但試驗卻很簡單,用一個條羹,將弧面至於流水之上,流水沿著條羹弧面變更流向現象便是最簡單的康達效應。
安—72運輸機和波音的yc—14工程驗證機都是“康達效應”的擁躉,並取得了毋庸置疑的成功,兩款機型都可以在滿載的情況下在600到800米的跑道上實現正常起降。
基於此,蘇聯甚至一度將安—72運輸機作為艦載預警機的載機平臺,在八十年代初發展出了安—71艦載預警機,所看重的便是安—72運輸機本身優秀的短距起降能力。
然而無論是安—72還是yc—14儘管取得了成功,可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肩扛式的發動機佈局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康達效應”使其具備短距起降的能力。
但這種佈局也明顯的限制了這類機型的進一步發展。
原因很簡單,固定的發動機艙適應性太差,只能使用固定尺寸的發動機,想要換裝效能更好,推重比更大的大涵道比發動機根本就不可能,除非將氣動佈局推倒重做,才能實現。
除此之外,發動機的維護工作同樣大大增加,機翼懸掛式佈局,機務人員只需簡單的人字梯就可以對發動機做簡單的檢查工作。
可發動機被扛到肩膀上,機務人員不得不沿著機身爬到機翼上,然後才能開啟發動機艙蓋檢查,無形中增加了機務保障的工作量。
最後,也是最最重要的,這類佈局的飛機拓展能力不足,充其量只能扛起兩具發動機,想增加到四發不是不可以,關鍵是機翼的結構強度要達到一個很變~~態的程度,關鍵是就算這麼做了,也不划算,因為飛機的自重無形中增加了,反而降低了飛機效能。
如此就意味著這種飛機的上升空間並不大,想如同常規佈局飛機那般增加機身長度,拓展任務彈性十分困難。
以上種種便是美國的yc—14黯然下馬,蘇聯的安—71艦載預警機最後被雅克44取代的重要原因。
相比之下運—15ps的路徑就要彈性的多,與之類似的是麥道的yc—15,這個型號一般人很陌生,但在這個型號基礎上拓展而來的另一個型號就家喻戶曉了,那便是改寫軍用運輸機規則的美軍c—17“環球霸王3”戰略戰術運輸機。
而運—15ps用的便是與c—17同款的短距起降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