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國自然不能看著自己的專案就這麼完蛋,於是幫著瓷都廠是東奔西走,使出吃奶的力氣送算保住了直—8後續機型的改進計劃。
結果瓷都這邊剛穩定下來,濱江廠又出事兒了,原因很簡單,九十年代初的國企改革導致的下崗大潮對身處老工業基地的濱江廠衝擊非常大。
到不是說濱江廠本身出現了這種情況,畢竟有直—9專案做支撐,多少還能有口飯吃,不至於崩塌。
但圍繞濱江廠的其他配套廠可就沒有這個待遇了,該倒的倒,該撤的撤,導致一大批工人下崗。
而這些工人當中有不少人跟濱江廠內的職工沾親帶故不說,甚至就是最親密的夫妻關係。
好好的雙職工家庭忽然塌了一半兒,生活質量自然直線下滑,正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如此情況下家庭矛盾必不可少。
腦袋活絡的,幾番博弈後,夫妻雙雙攜家帶口越過長城,來到經濟活力十足的南方,充當改革的弄潮兒。
腦袋死板的,雖然堅持,但面對糟糕的狀況,心思也不在工作上。
如此狀況下,濱江廠自然是廢品率激增,產品質量下滑嚴重。
再加上80年代末,濱江廠跟風搞各類民品積累下來的三角債也在這個時候爆發,直接就跟引爆核彈一樣,差點兒就讓濱江廠gg了。
於是濱江廠的廠長帶著孟慶國的學生,故舊找過來,抱著大腿痛哭流涕的讓他幫幫忙保住濱江廠,孟慶國能怎麼辦?
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幫著濱江廠先活下來。
三個直升機生產基地,兩個徘徊在生死邊沿,就相州廠背靠騰飛集團活的好好的,孟慶國這麼一看,當然是可困難的先接濟,條件好的先放一放了。
於是在政策上厚此薄彼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過他這種偏袒在大事件之前似乎還可行,畢竟上級也不希望某項產業一家獨大,存在競爭當然更符合產業結構最佳化,所以對孟慶國的做法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在大事件之後,上級的想法有了轉變,而這次年度演習便是最好的體現。
孟慶東當然察覺到上級在產業上的態度變化,也準備順應上級,徹底把苦苦支撐的兩個拖油瓶甩出去,可真要這麼做,孟慶東又猶豫了,畢竟是老單位,老部下,還是能拉就拉一把吧。
“老孟,你覺得從長遠的發展角度上看相州廠和瓷都廠那個更好一點兒?”
就在孟慶國貼著車窗愣愣發呆之際,身邊的一位部隊領導忽然開口問了一句,打斷了孟慶國的思緒,雖然心裡五味雜陳,但孟慶國還是毫不猶豫的說道:“我覺得還是瓷都廠更成熟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