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總部首長並不知道鄭權禮的老領導心裡的變化,說完就把望遠鏡交給一旁的警衛員,然後就揹著手下了丘陵。
幾分鐘後長長的車隊朝著東北方向開進,與剛才遊隼—1型旋翼機突擊的方向一致,顯然總部首長對空降兵部隊下一步行動非常好奇,想進一步看看,這支以輕步兵為主的部隊,有何絕招將一支重灌機械化部隊一口吞掉的。
其實不止是總部首長,陪同的一大批高階軍官其實都很好奇。
按理說空降兵部隊能把仗打到這個份兒上已經出乎所有人預料,要知道鄭權禮滿打滿算才五個營的兵力,除了兩個迫擊炮連,兩個火箭炮連以及兩個反坦克導彈連組成的火力支援單位外,剩下就是裝備行動式防空導彈的防空連和一個戰鬥工兵連。
完完全全的就是一水兒的輕步兵配置。
正因為如此,若以正常情況衡量,缺乏重武器的空降兵部隊,與純機械化裝甲突擊力量的假想敵右翼攻擊群硬碰硬的話,能堅持一個小時就已經很厲害了。
然而眼前的這支空降部隊,除了進入出發陣地前,遭遇空襲損失了大約一個營的兵力外,戰到現在非但沒有吃虧,反而對右翼攻擊群造成不小的殺傷。
至於利用旋翼機挺進敵軍縱深,攻擊假想敵部隊補給線更如同神來之筆,立刻就讓兇猛的右翼攻擊群裹足不前,硬是在186高地一線遲滯了將近四個小時。
如此戰果對一支輕步兵來說堪稱奇蹟,若是放在其他指揮員的身上,這個時候就應該與友鄰部隊建立聯絡,將右翼攻擊群的意圖進行通報,同時聯絡後方的預備隊,爭取將假想敵的這支主力困死在燕山西南的丘陵地帶。
這樣一來,進攻部隊的初步戰略目標便已經達成,剩下的便是等待第三梯隊援軍到來,再試試反擊,把假想敵徹底殲滅或擊潰。
畢竟面對真正的蘇軍鋼鐵洪流,國內部隊的劣勢真的不要太大,若非如此,六十年代中蘇關係最緊張的時候,國內也不用到處挖防空洞,大大練兵了,因為蘇聯真的大舉南下,真的很難頂住老毛子的進攻。
正因為如此,拖住重灌機械化部隊的腳步,並聯系友鄰或預備役一同發起反攻,便成為這一時期部隊指揮員的戰役基調。
然而眼前的這支空降兵部隊並沒有這方面的意願,更準確的說,他們的戰役動作更為積極,似乎有種一口吞掉與之對陣的重灌部隊的意圖。
所以他們除了聯絡友鄰和預備役外,並沒有死板的等待兄弟部隊的回覆,而是開始利用現有兵力對當面的右翼攻擊群展開意圖極強的突襲,大有一種趁你病要你命的架勢。
這要是外行看過去還真覺得空降部隊打得不錯,畢竟藉著後勤匱乏,且失去地面防空掩護的右翼攻擊群的確是被空降兵部隊壓得抬不起頭。
不到半個小時,側翼就被空降兵部隊突破三次,損失了十二輛坦克,十一輛裝甲車,八輛步戰車以及二十二輛其他車輛,半個營的兵力就這麼沒了。
空降兵這一口咬的不可謂不狠,但也僅此而已,畢竟陪同總部首長的高階軍官們都是這方面的行家。
輕步兵的弱勢並不是幾次取巧的偷襲就能彌補的,更何況空降部隊的這次側翼突擊的戰略意圖實在是太過明顯,右翼進攻群的指揮員就算之前再措手不及這個時候也應該回過味兒了。
就算拋開這些主觀因素不談,右翼進攻部隊扮演的可是蘇軍,怎麼可能只有地面部隊?強大的航空突擊力量和戰略運輸力量是擺設嗎?
果然,當空降部隊準備組織第四次進攻時,右翼攻擊群呼叫的空中支援到了,從而導致空降兵部隊的進攻還未開始,就被鋪天蓋地的空襲所覆蓋。
與其同時,假想敵部隊的空中運輸力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