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wd—68s型渦扇發動機的新一代轟—6改進型轟炸機下線後,dzb—50又重新獲得部隊方面的重視。
因為新一代轟—6改進型轟炸機作戰半徑超過4000公里,配上空中加油管在運—18nb空中加油機的配合下,作戰半徑可以進一步提高到6000公里以上。
配合射程超過2500公里的dzb—50空射彈道導彈,足可以對第二島鏈產生威懾。
這也是為什麼部隊方面急需發展海洋環境勘探衛星的原因所在,沒辦法,相較於射程只有2000公里的陸基反艦彈道導彈而言,dzb—50空射彈道導彈不但能打擊更遠的目標,而且戰場機動性更高,靈活度也更強,打擊效果也更加突出。
唯一的缺陷就是目標偵察能力較弱,需要大量天基平臺做補充。
可一旦建成,威懾第二島鏈的戰略效果那也是不言而喻的。
正因為如此,從2004年開始,空軍部隊便開始列裝新一代轟—6改進型戰略轟炸機,並配合海軍航空兵開始頻繁進行遠海航行訓練,其目的就是為了天基偵察體系建成後,配合dzb—50空射彈道導彈快速生成戰鬥力。
中國騰飛也正是為了這個目標,投入鉅額資金髮展晶片級原子鐘,搭建現代化的衛星自動化生產線,本想著新一代海洋環境勘探衛星系統能在2010年前建成並投入使用,沒想到卻被總部首長一句話,成為導航衛星的中流砥柱。
當然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回到眼下,有了dzb—50空射彈道導彈,自然要發展能夠變現的民用型號,一來可以高效的利用生產線,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二來也能夠實現技術的最大利用價值,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
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zt-nb—6c的載機fb—200-400ps,由於是民用產品,新一代轟—6改進型顯然不合適,而tnb—18f型貨運飛機的使用成本過高有不划算。
中國騰飛最後只能把目光落到各項指標都比較均衡的fb—200-400型客機上。
當然了,按照fb—200-400原有氣動佈局,腹部搭載一枚zt-nb—6c空射運載火箭的話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畢竟發動機後置和t型垂尾很容易導致重心失衡,再加上一個zt-nb—6c空射運載火箭造成的區域性氣動佈局改動,更加到了這種風險。
因此中國騰飛果斷將發動機後置佈局改為翼下佈局,t型垂尾也改成常規佈局,與此同時,機腹下方的貨倉結構全部取消,設定一個半埋式的火箭掛架,再配合源於戰鬥機的靜不穩定技術,最終推出了fb—200-400ps這個被莊建業稱為中國騰飛最具劃時代意義的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