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區部隊能有儲備彈藥就已經算是奇蹟了,還要啥腳踏車?
不然,幾次演習炮兵部隊怎麼都缺席?
是炮兵不想開兩炮抖抖威風?
當然不是,而是炮兵這麼一開打,新德里上下著實負擔不起,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在新德里這裡真不是一句戲言!
正因為如此,面對藍軍旅超強的炮兵火力配置,震驚的並不止鄭超林這些親身參與者,位於錦官城領事館內的安尼爾少將透過開放的影片直播畫面更是嚇得渾身冒冷汗。
因為除了加強給藍軍旅的一個連的05式155自行榴彈炮和一個連的03式300重型火箭炮外,安尼爾還從畫面中發現了一個連,整整12輛96a式主戰坦克和由4輛發射車、一輛雷達車和一輛通訊指揮車組成了紅旗—16b型野戰防空導彈連。
然而令安尼爾最最驚懼的還不是這些,而是這次被戰備突擊檢查的成建制作戰旅。
整個部隊配備的主戰裝備是清一色利用88輪式裝甲車為基礎衍生出來的系列輕型機械化裝備。
無論是火炮還是突擊炮,不管是指揮車還是搶修車,底盤都是完全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底盤上面搭載的武器或是裝置。
見到這一幕,陸軍出身的安尼爾少將腦海中蹦出數年前美軍提出的一個陸軍編制概念,即所謂的“斯瑞克戰鬥旅”。
即利用88的斯瑞克輪式裝甲車為基礎,形成囊括火炮、突擊、反裝甲、步戰車、救護、搶修為一體的系列化裝備,從而能夠依託美國強大的運輸航空兵部隊,實現48小時全球到達的新式陸軍作戰理念。
其最初的設想是應對蘇聯入侵西歐的重灌坦克叢集。
斯瑞克輪式裝甲車雖說防少,血薄,紙面上根本幹不過蘇聯的重灌坦克部隊,但斯瑞克輪式裝甲車依託輪式結構,機動性卻遠超蘇聯坦克,因此可以依託西歐的城鎮和發達的公路網對猛撲過來的蘇聯重型裝甲部隊進行機動防禦作戰。
只要能拖到美軍的重灌部隊漂洋過海登陸支援就算是勝利。
正因為如此,“斯瑞克戰鬥旅”戰鬥力並不弱,可隨著冷戰結束,美軍內部調整,特別是連續發動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後,“斯瑞克戰鬥旅”便從能夠硬抗重型裝甲部隊的正規軍,淪為只能跟非法武裝周旋的治安大隊。
於是這些年所謂的“斯瑞克戰鬥旅”便逐漸銷聲匿跡。
可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安尼爾終於在影片當中見識到當年美軍設想中的“斯瑞克戰鬥旅”真正戰鬥力,只不過這裡面的“斯瑞克戰鬥旅”並非美國人的,而是國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