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當放屁,那也是實打實的作為耳邊風對待的,妥妥的左耳朵進,右耳朵冒,完全是沒把艦載機當回事兒。
偏偏是騰飛集團的前身,永宏廠為了保住自身的軍工生產單位的身份,把海軍的口號當場的真話,實實在在的扎進了艦載機的這個大坑裡。
儘管最後永宏廠也沒有因為艦載機而翻身,反而被以往的下屬分廠騰飛集團,後來居上完成兼併。
但艦載機的根兒沒有斷,莊建業將其換成了殲教—7ax教練機得以保留下來。
只不過因為國內沒有相關的設施裝置和真實的航母實體,無法做進一步的結構體系驗證,所以騰飛集團的所謂的艦載機能不能上艦,連騰飛集團自己心裡都沒數。
但這不影響騰飛集團在艦載機方面先行一步的優勢地位,而隨著大型艦用燃氣輪機的單子落在騰飛集團頭上,以及海軍領導迫不及待的想要將瓦良格號航空母艦拖回國內進行研究。
在結合數年前,海軍用同樣的方法將前蘇聯報廢了基輔號和明斯克號兩艘航母拖回國內,作為兩棲攻擊艦的模板,進行了仔細的測繪和研究,海軍的野心不問可知。
別問莊建業為什麼會知道這麼多?因為當時明斯克號和基輔號航母回國的時候,他就作為船用動力提供商被邀請參加海軍座談會,並做了一份兩到四萬噸級大型艦船的船用動力可行性研究報告。
所以莊建業也很清楚海軍的野心,不但要有航空母艦,還要配備兩棲攻擊艦。
甚至在一次內部的會議中,海軍領導都做出了時間表,希望在二十一世紀,三零年代前,能夠實現,一艘航母,兩艘兩棲攻擊艦,四艘船塢登陸艦為核心的遠洋艦隊配置。
因為按照當時的估計加入世貿後的中國經濟將迎來大發展並在二十一世紀三十年代年代,國內gdp的水平,將和日本相當。
屆時綜合國力將會是在現在的水平上翻兩番,足以支撐這麼一支龐大的遠洋艦隊,保護日益增長的海外貿易需求。
然而問題來了一艘航母、兩艘兩棲攻擊艦、四艘船塢登陸艦上面的飛機怎麼辦?
買?有沒有人賣!
自己造,國內有經驗的生產商幾乎沒有!
於是有了內幕訊息的莊建業立刻意識到,一個讓騰飛集團打破現有枷鎖,徹底破圈崛起的機會來了。
用他的話來說:
咱們騰飛集團生的晚,比不過那些共和國大兒子、二兒子、三兒子早早分了家產,有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兒。
咱們想分家產也沒得分,怎麼辦?只能自己掙,艦載機就是新開發的沃土,那些個老大、老二、老三連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兒都搞不明白,還沒工夫管這個片新的沃土,所以咱們正好跑馬圈地,先把坑給占上。
畢竟現在可跟十年前不一樣了,那時候的艦載機人人唯恐避之不及,可是未來十年,艦載機必然是人人要搶的香餑餑。
先走一步的我們,必須一步先,步步先,牢牢抓住這次海軍大發展帶來的機遇,搞一波鹹魚翻身似的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