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是在這人人越來越有錢的時候看,其實糖比鹽還當得好買賣呢!”
就是這樣劉文惠才覺得越發奇怪了,這樣好的生意,之前的人是眼睛瞎了?怎麼沒人看得見,就好像是專等著自家東家發現。想到這裡他倒是越發敬畏了,自家東家果然是如外頭傳的那樣,是個有大氣運的。若是做生意,做什麼發什麼,什麼好生意都等著她。
禎娘不知道他還有這個疑惑,但她做這個生意之前當然會打聽清楚所有事——沒有人可以靠著運氣做完生意,雖然她運氣確實好的驚人。關於糖業生意沒有人看到?還真不是,只是各種各樣的緣故,這樣極好的生意保留了下來,沒有人做大到誰都知道。
禎娘就道:“好多就是你一般想,並不把小小個糖塊當作大生意——殊不知,這在外國人那裡就已經是一等一的大生意了。話說茶葉、絲綢、瓷器,如何成為東南最大的生意?除了咱們大明要的也多,其實就是外國人趨之若鶩。雖則都說大明才是天下第一富貴之地,但人家都是舉一國之力來要貨,當然不同凡響。”
禎娘就是看到外國夷人糖業生意是那樣,這才想到,既然茶葉可以、絲綢可以,為什麼糖不可以?由此糖才進入她的眼簾。不然她其實也如同別人那樣忽略了——所有人看到的都是自己能看到的,不在眼前不是本行,其實很難被關注。
而且糖業也不是真沒一個人看到,這些大商人看不到,直接在蔗糖產地出身的商人難道看不見?每日從事經營的就是糖的難道會想不到?自然不是的,所以才說是‘各種各樣的緣故’保留下來了這門生意,這樣說禎娘是有大氣運的倒也沒什麼錯。
禎娘接著道:“你也不知道,這門生意並不是所有人都沒看到。譬如說離泉州近的大港口,潮州那邊,你可知道就有一個棉湖。那裡的糖是出名的,我小時候在太倉的時候就聽過了,那裡的紅糖還有個專門的名字‘棉赤’。似乎白砂糖製糖的法子就是從那一帶出來的,也算是有本而來。這樣的地方,如今已經有好多大糖商了。”
棉湖這地方劉文惠還真知道,或者說他現在幫禎娘打理的是糖業生意,不知道棉湖未免可笑!他立刻就道:“原來是棉湖,我自然是知道的。瓊州那邊的甘蔗園還在養地,所有榨糖廠的甘蔗都要從本地人那裡收。只是瓊州能有多少種甘蔗的,多的時候還是要去兩廣來收,其中棉湖得了好大一宗。”
不過他對於禎娘說那邊有好多大糖商是有些不解的,問道:“因為回泉州是要經過潮州的,在那邊收甘蔗那樣大量,我還下船親自考察一番。是有好多製糖人家,只是大糖商怎麼來?氣派上完全不足。”
劉文惠說的話有些道理,這時候兩廣、福建兩省,不說製糖量,而是說生產出用於貿易的糖的量,已經是全國之冠了,佔據全國九成以上。其中棉湖又是這一地區之冠,但是看這裡製糖的樣子,實在看不出有什麼氣派。至少在劉文惠見慣了自家在瓊州的榨糖廠,看他們的生產全不覺得是‘大’商人的樣子。
禎娘是用的夷人的機器開辦榨糖廠,至於大明沿用多年的榨糖,要經過這樣幾道手——第一是蔗農,這個不必細說,甘蔗從他們手上出,由商人收來。接著就是在糖寮榨甘蔗出汁,用的是兩個豎立帶鈍齒石磨,兩輥連線。
然後用牛帶動兩輥,就有源源不斷的甘蔗汁水流出。這樣過後的甘蔗就只剩下薄薄的一層甘蔗渣——這樣的機器是怎麼都不能說比得上禎娘這邊的機器的,效率和榨糖量都比不上。
然後糖水進入糖水灶,直白些說就是熬糖。劉文惠當時見到糖水灶的時候就眼皮一跳,若說榨糖水那裡還算不得什麼致命的差距,熬糖這裡就是大明的法子輸了。只因為這裡太講究熬糖工人的技術了,學多少年成一個老師傅,各個糖商搶著要。
或許這些老師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