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好,那麼即使中間再累再難也是積極向上的。果不其然,在苗修遠李在業一行人來到京城之後,之前重點攻關,拿下幾個關鍵人物的做法變成了普遍撒網與重點攻關並行。
所有的人分成了好幾組,每天每組要拜訪的人,少則兩家,多則五六家。在出了正月,朝堂裡漸漸開始辦事之後,這近一個月的功夫,所有人幾乎把該拜訪的人家都拜訪了一遍。
只能說,他們能做的已經做到了極致。在這樣的使力之下,整個正月即使忙於過年過節,興業錢莊也成為了所有京城官宦人家都會談論的了。實在是不談論不行啊,人家就是不停的出現在你眼前提醒你。
上門拜訪不過是一部分而已,正月裡節日多,凡是這些日子就會借這個送禮。特別是周通這些常年在京城活動的,可以說是深諳其中道理。也不必說什麼請託辦什麼事,實際上又有誰不知道?重複地說也只會讓人厭煩,那才是適得其反。
其實送禮本身就是一種提醒了,提醒對方自己的事兒。而這種提醒方式,妙就妙在不僅不惹人厭煩,反而讓人心生一種愧疚,好像不幫人家辦好這件事就對不起人家一樣——要說這些官員不見得是什麼十分有臉皮的,但最多也只能做到‘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至於端碗來一邊吃肉一邊罵娘,那真是少有的!
就在這種熱鬧與議論裡,苗修遠與李在業第三次往當朝首輔大人夏大人府上遞了帖子——這位夏大人該說是個十分謹慎的了,或者說不謹慎也做不上這個位置。只是少有坐到了這位置的人,依舊保持著以往的謹慎。
正是因為這份謹慎,那些常常進京述職的官員,冬夏兩季送冰敬炭敬的商人,拉關係的勳貴人家,這位當朝首輔都是一概不見的。既然他已經權傾朝野了,在別的事情上就該做孤身一人,不然讓天子怎麼想?看遍史書里宰相們的經歷,大明帝國實質上的宰相心裡如同有一面明鏡一樣。
所以過去對於禎娘手下人的聯絡,夏大人的府上一直都是不鹹不淡。規矩以內的好處自然是隨大流收著,至於規矩以外的,一概不要。既然不打算替人辦事,他也就不會留下這種首尾。
也是這樣的過往經歷,讓周通對於攻關這位首輔大人一直覺得相當頭痛,到了後面幾乎就是放棄了。然而麻煩就麻煩在,如今東家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大,無論如何都是繞不過這位的。就算不能把他拉到同一條船上,也應該讓他保持中立才是。
所以在苗修遠李在業他們到來之後,周通才會和他們毫不氣餒地遞帖子。之前兩次是毫無意外地被拒了,畢竟他們的目的已經昭然若揭了,這位一慣小心的首輔不見人才是正常的。
而那邊管家出來說話倒是好聲好氣,要麼是夏大人公務繁忙,要麼是入宮見駕去了。但是這樣說又有誰不知道就是暗中拒絕的意思?難道軟和一些的拒絕就不是拒絕了?如果有意的話,哪怕是真的忙碌,也可以再行商量一個時間,哪裡能沒了後文。
不過事情也不是沒得轉機,就在周通幾乎已經放棄,只是因為大掌櫃苗修遠依舊契而不捨,所以也只是盡人事一樣第三次遞帖子——本來是沒有抱期望的,誰能想到在二門外的茶廳裡略等了等,就有之前見過的管家笑著過來了。
相比之前兩次的禮貌,這一次顯然是親近了許多,小聲與兩人道:“苗掌櫃李掌櫃,你們略等一等,我們大人正在待客。來的是江西巡撫的幕僚,這時候實在無法。不過等到這之後就沒有別的客人了,到時候就請兩位掌櫃的進去一見。”
苗修遠和李在業面面相覷,同時也是心中一喜,雖然不知道是為什麼,但是事情明顯是有了轉機!
大概是那位江西巡撫與夏大人關係匪淺吧,就苗修遠這個月做的功課,自然知道夏大人同江西巡撫是同年來著。而在官場上這已經是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