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見天人之道,那在先天中也必然是一等一的高手。
「當年我不過十歲,和平常孩童喜歡玩鬧嬉戲不同,最喜刻石,因此整日在那道人手下打下手。
親眼見到他一尊一尊的刻下石雕,有空餘時間,他便傳我睡覺和呼吸的方法,又讓我學習石雕動作,在睡覺和呼吸時配合,能讓我增長力氣,提升體能,有助於刻石。
積年累月之下,我竟然也練成了傳說中的內家真氣,實在有些不可思議。
今天見到小師傅,我彷彿見到了當年那個道人,給人一種很奇怪的感覺,我想你也許和剩餘的殘玉有緣,說不定能從玉雕下將那些玉拿走。」
這小村長說到自己的經歷,一臉憨厚和不好意思,想來他也是從外界人口中得知什麼叫內家真氣。
然而在項央眼中,他何止是練出了內家真氣這麼簡單。
簡直已經是真氣大成,超越九成九的後天武者,只差時間積蓄就能圓滿,而且無論是真氣的質量,還是本身的潛力,都遠勝常人,崔明與此人相比,也許在劍道上更勝一籌,但內家修為,也多有不如,這是天賦。
不過項央略一思索也明白了小村長這番際遇的難得。
那道人必定是道家絕頂高手,所傳武功非同小可。
外加小村長心地質樸,專注凝神,不存思妄念,有意無意之間符合道家練氣要訣,練功進境十倍於常人,這才能不藉助外力,並在短短十年時間練出如此厲害的內功火候。
就和佛家的易筋經以及羅漢伏魔神功一般,必須要契合某種練功的特殊心境,殊為難得。
這人福緣深厚,得承道家真傳神功,項央也不由得大為讚嘆。
比起他這個偽裝的道家弟子,此人才是真正與道有緣,說不定哪一天就被道人帶回山中修行。
至於小村長感應中項央與那道人相似,想必近年功力越發深厚,精神感知敏銳,察覺到些許先天之狀。
也所以,才對項央頗為和善熱心,一切也可歸於一個緣字。
第六百五十一章 上山
項央壓下紛亂的心思,請小村長帶他去那玉雕之地,不提石中玉,單單沖那道人,項央也想要看一看那玉雕究竟有多麼神異。
上山之路並不坦順,瓊山乃是一座石山,環境險惡,坡度極陡,平常村裡人登山都要成群結隊,並帶好繩索鐵鉤等等工具。
項央自不必說,功行先天,參悟元神的大高手,不說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但已經有了週遊天下的資本。
這小村長純以功力而論,在後天也是絕頂一級,雖然沒有什麼輕功要訣,但真氣充足,神通自生,一路跨步疾行,跨越陡坡,體力悠長絲毫不覺吃力。
但項央依然覺得他動作太慢,因此傳了他一套提縱飛躍之術,也不是什麼高深的武學,無非氣從丹田而出,入雙膝雙足,彈跳之間,真氣運發,粗糙之間卻也是輕功之基。
這小村長學東西很快,而且一身功力精綿醇厚,三言兩語之間領悟出提縱之要,彈跳蹦竄丈高,發力前沖,更是一縱七丈。
驟然得此神力,一般人必然驚喜交加,甚至得隴望蜀,渴求更多,然而這小村長寵辱不驚,平平淡淡,只是朝著項央微微道謝,大有無為之意。
項央見此也是不由得大為驚嘆,甚至生出些許愛才之心,有意提點之下,雖不傳絲毫招式,但傳其真氣運用之道,猶勝過神功萬千。
可以說,這小村長自身就是一座寶藏,只是缺了開啟寶藏的鑰匙。
有了項央傳授的提縱之術,兩人趕路速度又大大加快,很快來到瓊山東角的一個與山下平地幾乎成七十度角的斜坡,中間掏了一個小小的石臺,石臺上立著常人大小的石雕。
雕塑栩栩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