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沒有什麼地方,比他懷裡更溫暖更舒服的了。
還好,公公沒把他打傻。
李毅接到李青風六百里加急寄來的信,很是高興。常氏雖然生的是女兒,可他又不是沒有孫子,李家上一代只有李氏一個女兒,這一代更是隻有李青雅一個嗣女,現在常氏生了孫女,猶如萬樹叢中一點紅,就連李大舅母也很高興。
羅錦言生下雙胞胎,崔媽媽緊趕慢趕,還是在滿月宴後三四天才趕到京城,送來賀禮,為此,李毅心裡很是過意不去。
現在常四娘生下女兒,李毅就和李大舅母商量,明年去京城住些日子,既看看孫女,也能趕上豫哥兒和元姐兒抓周。
李大舅母興奮起來,一邊打發剛剛回到揚州的崔媽媽再去京城,給兒媳和孫女送東西,一邊盤算著,要在明年去京城之前,把李青雅的親事定下來。
老太爺臨終前,把自己的一半身家都留給了二老太爺。隔了這麼多年,二老太爺名下的財產早已遠不是當年的數目,李青雅雖是女子,但李毅沒有留私,把這些財產全都給了李青雅做嫁妝,只是有個條件,若是招婿也就罷了,按大周律,三代之後幼子歸宗;但若是嫁娶,那麼無論生幾個兒子,都要由李家挑選一名嫡子,繼承二老太爺香火。
這條件並不苛刻,李家雖是商戶,但李青雅是帶著李家二房全部身家出嫁的,這些以後還不是全都便宜了她的子孫?
來提親的快要踩破門檻了,甚至還有幾個是官宦人家的庶子,就連廖家的一個旁支,也請了熟人說項。
李青雅雖是侄女,但畢竟不是自己養大的,李毅和李大舅母不敢全權做主,還是要讓李青雅自己拿主意。
結果,這親事說了快兩年,還是沒有眉目。
明年李毅和李大舅母去了京城,少則幾個月,多則大半年,若是李青雅的親事沒有提前定下來,就又要耽誤了。
過了年,李青雅就二十三歲了。
難道要帶著萬貫家財去做填房嗎?
李大舅母一想到李青雅還要倒貼丈夫前面的子女,她就坐不住了,坐車去了善堂。
李青雅白天都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