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了兩掛,吃的時候蒸一下切片下酒炒飯兩相宜、自己機智的把耶律延禧和遼軍隔絕開增加了遼軍計程車氣、耶律信奴投奔過來,給火炮畫的立牌超恐怖(附耶律信奴的小圖)、終於不用給歲幣了可喜可賀咱又有錢啦……回京路上一下雪就減緩速度,每天和侄子坐在馬車裡晃來晃去睡的東倒西歪。
趙煦看著只覺得風趣幽默,和佶兒在眼前叨叨一樣,在祖宗們羨慕、其他皇帝們嫉妒的目光中,快活的笑出聲。
伴隨著這一場大勝,宋朝皇帝的地位都在無形之中有所提高,當然提高最明顯的是趙頊和趙煦父子。
第173章 終於回到京城
趙煦剛到地府時,性格還沒這麼溫和,有點張揚,也試圖在祖宗們吵起來、打起來的時候上前勸架。最近數年卻把袖手旁觀貫徹到底。
趙光義走過來要看他收到的書信,眼神中有一份羨慕、兩分嘆息、一分滿意,兩分感慨、兩分惱羞成怒、兩分不滿。語氣極為複雜,問:“你現在因何少言寡語,為什麼?不矜不伐不是你的天性,剛來地府時你曾傲視眾人。現在有什麼顧慮?”
猶記得趙煦剛到地府時,每次勸架時,就貌似謙遜實則炫耀的說‘以克復西夏的尺寸之功’‘寧夏平原彈丸之地’,作為開頭,謙遜的都有點欠打。現在趙佶的功勳越大,他越是低調。
趙煦笑而不語,那厚厚實實一大包書信被他分做兩摞,私密的一部分收起來不給他們看,只有政事軍事相關的部分給祖宗們過目。包括耶律信奴投靠過來之後說的,天祚帝為了在城池上討價還價,差點選擇以身抵債。
他心說:沒必要讓列祖列宗看到佶兒抱怨遼國女人蹭的他‘立起來’,又被沉甸甸的甲片‘壓下去’,十分苦惱。佶兒,其實這件事也不必告訴六哥。
趙匡胤呵呵一笑,伸手接過分出來的一半信:“人心難測海水難量,六郎現在不張揚炫耀,可以免得將來後悔。當年唐太宗給兒子修造房舍,後來又親自拆盡了,就是前車之鑑。”別看現在一團和氣,聖人一樣,一旦趙佶有了親生兒子,一切都會不一樣。倘若趙光義當年無子,也只能把皇位歸還。
趙煦敷衍的點點頭,顯然不覺得有什麼問題:“是啊,凡事都等蓋棺定論。”他當然懂陰謀論,只是現在一想起素未謀面的趙森,能想起來的形象也只是胖乎乎的弟弟。
想起自己臨死前感慨無子,蠢弟弟立刻叫了一聲爹。這事兒他沒和別人說過,每次想起來,就暗暗的笑一會。現在在解釋爭論什麼,徒廢口舌之勞,要拿證據說話。想當年劉備來到地府時,說起託孤賢臣,那些有丞相謀反經驗的人紛紛奚落指點,到最後諸葛亮也撐住了。
現在全都是煞風景的人,見不得別人好還說是提醒。我等蓋棺定論,看你們還能再說什麼——佶兒大概會和祖宗們打起來,帶著他那驍勇的善於摔跤的皇后,打完之後再親自下廚炒幾個菜,他們能讓這地府的生活豐富多彩。想到這裡,趙煦忍俊不禁的起身,作揖就就走開了。
趙光義茫然不解:“他笑什麼?”
趙匡胤冷冷的說:“有個好兄弟,他高興。”
趙光義:“少時了了,大未必佳。”
趙匡胤道:“那他也快活過,還有捷報可看,總比我一來到地府,就等著‘闔家團圓’要好。”在地府闔家團圓不是什麼好事。
趙光義無話可說的揹著手,嘆了口氣。他知道大哥是怎樣的態度,如果趙佶能做到終身不變節,大哥就要喋喋不休的說人家是兄弟你我也是兄弟,年紀也差了十幾歲,你也是我一手帶大的,咱們當初的關係比他們還親近,你就這麼報答哥哥。
如果趙佶有了親生兒子,送趙森來父子團聚,大哥又有話要說了,果然是你的子孫後代,刻薄寡恩衣冠禽獸一脈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