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遞給內侍:“拿去請太后示下。”
王繁英收到後,蓋了太后的印,加了一句:剮的精細一點。詔令天下,先帝平生一無所出,膝下只有一個養女,這是百官共知的,誰敢假冒,當誅九族。
下一份是岳飛的奏本,他收到了御賜的盤龍棍,十分感傷,又感激不盡,摩挲了數日,奏請送還朝廷,擱在先帝的陵中陪葬,‘若臣侍奉再側’。
趙森考慮了一會,批示道:先帝賜你盤龍棍,望你掛帥出征時如先帝親臨、若有神助,卿的心思朕已盡知,但先帝遺詔不可再違抗。(我沒給他用徽宗的封號就夠了,不知道叔父會不會生氣)
又翻了幾本奏本,眼前一亮,丞相們:李綱、趙鼎、李光、胡銓奏請修《世祖起居錄》。
趙森立刻道:“召盧賢鄰進宮面聖。”
盧賢鄰正是侍奉先帝一生的史官,自從先帝登基起,他二十六歲被選為史官,跟隨世祖左右,南征北戰不離半步,直到世祖六十歲無疾而終,盧賢鄰以六十七歲的年紀改任翰林學士。
被全國文人所嫉妒,視為‘知道宮廷秘聞’最多的人。
若要修起居錄,當然要選如今年輕力壯、辭藻優雅華美的年輕人來做主編,給神宗修史的是黃庭堅,給宣宗修史的也不差,現在要說年輕儒生之中,首推張栻,但這人雖然上了物理院,也小有成就,但過分看重儒學典籍。
趙森一邊批奏摺一邊琢磨名單,只覺得才子不夠用,寫了個紙條:“去,送到太后宮中。”問問太后想選哪一個才子主持修起居錄。
過了半個時辰,盧賢鄰匆匆忙忙踏入勤政殿。“臣來遲了,還請官家恕罪。”
趙森問:“何至於如此之慢?莫非身體不適?”
盧賢鄰道:“郎…官家容稟,臣往日進宮,披星戴月的來,趕在宮禁之前離開,與白日進宮所見的景色不同。今日是四十年來,頭一次白日受召,臣迷路了。”
趙森忍俊不禁:“哈哈哈,好。先帝的起居錄共有多少卷?”
盧賢鄰道:“共有兩萬卷。”
趙森大驚:“這麼多?”
盧賢鄰垂首道:“一日一卷也不夠用,臣寫禿的筆足以壘做筆冢。”
“說的在理,是我大驚小怪。”趙森沉吟道:“若要修訂這麼多的起居錄…需要多少人?去粗取精,字字斟酌,十年之內能修完嗎?” 這些修好了也只是珍藏起來,只賞賜太子、諸王、諸皇子,或許賜給臣屬國,不外流給百姓觀看。
盧賢鄰一下子精神起來,生機勃勃:“官家若將此重任賦予盧賢鄰,臣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趙森也覺得他不錯,只怕年紀大了不能應承,看今天精神狀態,能幹完這件事。“好。再許你十名文官輔佐,除了政事堂和六部尚書,其他人隨你選擇。中書省,門下省皆可。”
盧賢鄰卻道:“要修《世祖起居錄》,有三件大事,臣去找來原稿,請官家示下。”
趙森應允了。
他是那麼天真,不知道盧賢鄰會拿來多麼震撼的東西。
過了半個月,謀反的首惡和重犯全部在太后的命令下明正典刑,眾人圍觀了半天,都說長得就蠢,比起先帝的風采差得遠。記錄三件事的原稿都被找了出來,盧賢鄰捧著書就來了。
趙茂正在旁邊服侍老爹,父子倆一起快樂的yy御駕親征、大殺四方、開疆擴土然後告廟,更大的國土,更多的田地,更多的人口和賦稅。往北,完顏亮謀反成功,稱帝之後對中原虎視眈眈,往南,南方水土豐美,種啥啥長得好,酒和糖永遠獲利巨大。
趙茂撒嬌:“兒子想替父出征。”
趙森戲謔道:“你又不是花木蘭。御駕親征這種快活事,哪能讓你去,爹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