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支流暫且不用管,菏水是煤炭運輸至黃河的重要航道,若改成陸路運輸,成本增加一大截。
“菏水可有河堤?”
“回仙師君王,前楚築有河堤,分成很多小段,沒有連貫在一起,處於年久失修的狀態。兩岸樹木砍伐嚴重,當地府衙沒有及時補種,大片河堤光禿禿的。臣已頒佈政令,河堤兩側十里內,禁止砍伐樹木,同時以司空府司直名義,知會司州刺史王匡,視司州情形頒佈政令。”
東明縣屬於司州定陶郡,菏水流經郡治定陶城南,昌邑的煤炭供應青州和司州千萬人口,年產百萬噸都不夠用。
“除了禁止砍伐,補種樹木和加固河堤採用何種策略?”
“臣聽蘇彧大人說起,仙師君王曾經言道:快速成材的樹木,大量吸收地下水,造成當地水土流失。故而不敢胡亂種植,懇請仙師君王示下!”
既沒有學過農,也沒有學過林,最多就是看過雜書,知道一點皮毛,臣子們現在將本王當作專業人士,只能汗顏。
“劉仕瞾刺史在沙土上栽種灌木、培育草皮,禁止黃河周遭牧馬放羊,目的是保持水土。青州和司州地理環境有所不同,道理是一樣的,劉淵愛卿對樹木可有了解?”
“回仙師君王,臣喜讀雜書,常求教於司農府諸位同僚,每到一地,必定詢問人文地理,略知皮毛。”
“說來聽聽。”
“常見的樹木有三種,一曰桉樹,一年可高達十米;二曰楊樹,五六年便可長成木材;三曰松樹,需成長几十年,高可達三十來米;此外還有柳樹、槐樹、樟樹、杉樹等等。”
聽到柳樹,莫名想到魯智深倒拔垂楊柳,宋朝發生的故事,本王若沒有穿越來此,說不定六百年後,近古世界真的會出現宋朝。
“柳樹生長情形如何?”
“一年大約可以長兩米。”
現代藍星河岸兩側多柳樹,必定有它的道理,槐樹、松柏樹河畔旁也很常見。
“劉淵愛卿,桉樹通常種植於雨水量豐富的地區,不適合河岸兩側,楊樹是速生樹木,成材雖快,造成水土流失,應遠離河岸少量栽種。柳樹生長較快,河岸兩側以柳樹為主,輔以灌木草皮,其它如槐樹、松柏樹、樟樹、杉樹都可以栽種。”
“仙師君王,柳樹、槐樹常見,栽種較為容易,其它樹種恐怕難以大量種植。”
“主要的有兩種樹木已經足夠,其它樹種儘量種植,可做為點綴增加兩岸風光。”
兩人又聊一陣,劉淵沒有伸手要銀錢,只是談及水土流失的諸多因素。
戰爭無疑佔了首位,戰事一起,行軍打仗,木材耗費量巨大,時不時再來一把火,管燒不管栽種,戰事頻繁的年代之後,自然災害最多。前楚立國至今,主要有兩場戰事,一是前魏取代前楚,二是胡人入中原不到兩年,就被我大隋國征服,戰事平定。四百餘年時間內,戰事不算頻繁,但戰後重建同樣耗費大量木材,築城建屋都需要。磚瓦水泥要繼續大力推廣,隋國富裕之後,必定會建設大量新房屋。
前楚的北人南遷政策曾被我詬病,如今看來事物都有兩面性。雍州、幷州和冀州人口,加起來剛超過千萬,省下不少木材資源,否則黃河沒有如今的好狀態。
黃河長江之間,司州、青州、荊州和徐州,人口估摸著不到兩千萬,長江以南還有兩千餘萬人口,加上益州、渝州、涼州和幽州,將來的隋國人口,大約在五千五百萬左右。
劉淵告辭離去,約定明日上午,一同巡視菏水兩岸;心裡再怎麼不願意,也必須答應劉淵的請求,想獲取人望,又不想管事不現實。
山陽郡出動一千郡兵開道,佔了郡兵三分之一,郡尉出自直屬軍,獲得過果實賞賜,有點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