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學諸生的反應大不相同,他們都是純粹的文弱書生,從來一心只讀聖賢書,騎射什麼的,太粗鄙了!
但是胳膊擰不動大腿,即使他們有反對意見也沒什麼用。
因著國子學的提前建立,朱元璋並不像原歷史那般缺少文官。
洪武三年八月,各地鄉試如期舉行,以選拔舉人參與來年會試。
洪武四年二月,會試在京舉行,各地舉子紛紛聚攏而來,福樂酒樓還因此大賺了筆。
三天三夜的會試過後,成績在萬眾期待中放榜。
常樂繼續自個的低調人設,沒有親自去貢院門口看榜,而是在家中等候。
她其實是個急性子,喝了碗茶便有些不耐煩了。
好在,家裡人體貼,常茂第一時間命隨從騎馬把抄寫的榜單送了份回來。
常樂略感意外,總評第一名竟是朱家老三朱棡?!
那位英俊的未來晉王,在史書中以多智殘暴聞名,如此看來多智是真的。
第二名是吳伯宗,他經史、律令、策論三科第一,奈何騎射實在拉胯
第三名是郭翀,他也是騎射科嚴重拖了後腿。
常樂在腦海裡調出兩人資料,原歷史裡,吳伯宗和郭翀都是有名的才子。
他兩還有段極有名的“趣事”。
吳伯宗自幼聰敏,鄉試第一,得中解元,會試第一,得中會元,至於後來的殿試
本來郭翀是殿試第一,可他面目略有瑕疵,直白來講就是有點醜
朱元璋覺得他大明朝的第一位狀元必須才貌雙全,於是任性地點了同樣表現甚佳,容貌英俊的吳伯宗為狀元。
至此,吳伯宗三元及第,得帝親賜冠帶袍笏,被稱為“明開科第一狀元”。
而郭翀抱歉,他只得了個榜眼。
古代榜眼也很難得,可到底是第二名,郭翀向來以第一人自詡,這樣的第二名,於他而言更多的可能是屈辱。
常樂輕嘖了聲,朱元璋著實是很任性。
看過前三名,常樂開始尋找自家弟弟的名字,常茂榮獲算學、騎射科的第一名。
他也只參加了這兩科的會試,常茂對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認知,完全沒把精力浪費在別的科目。
算學、騎射兩科的第二名都是朱棡,而嚷嚷著要奪騎射科第一名的朱樉,位居第三
得知自個成績的朱樉氣炸了,他竟然輸給了兩個弟弟,朱棡和常茂的年齡都比他小。
常茂也就算了,平時在國子學練習時,兩人互有輸贏,朱棡算怎麼回事?
他什麼時候騎射那麼好了?
還有,他科舉都能得個總評第一,為什麼通不過率性堂的考試?
騙子,大騙子!
朱元璋特意把兩個兒子叫到乾清宮,猛烈地稱讚勇奪魁首的三兒子,至於啪啪打臉的二兒子
他隨手檢來根雞毛撣子,就要履行父親的管教之責。
朱樉又委屈又傷心,弟弟傷他心,老爹傷他身。
朱棡也很無奈,他身為好弟弟,總不能先於哥哥畢業,那叫哥哥的臉面何存?
至於科舉總評第一,他只不過是想試試自己的真實水平,誰能想到輕輕鬆鬆拿了個第一呢?
哎,有時候太聰明,也是種煩惱哇
·
洪武四年三月,會試總評前兩百者、單科前二十者進宮參加殿試。
古往今來,殿試向來只考策問,可朱元璋不一樣,他別出心裁,考得是農桑!
誰能想到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