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譽聞言,道:&ldo;大理國小兵弱,自成一國也是僥倖。大哥所言有理,我與諸臣會商後,再行定奪,若是對百姓有益無害,我定當將大理拱手讓給大哥。&rdo;
段譽此日大會群臣,商議此事,大臣中有贊同者,有反對者,一時不能定止。巴天石道:&ldo;陛下若不能決斷,何不去天龍寺請教皇伯。&rdo;段譽聞言,猛然省起此事需要請教段正明,率三公四衛即日去寺中拜見。
段正明聞段譽率眾人前來,還以為國內又出了什麼大事,慌忙出見。眾人落座,段譽將蕭峰之言轉述一遍,段正明思忖良久,道:&ldo;此事決斷還是在你。若將大理合於中國,於大理國民有利。但祖宗創國不易,輕易拋棄基業,也是有些不妥。&rdo;
段譽聞言道:&ldo;我之意想將大理舉國交給大哥治理,不過求大哥為我段家保留王位,料大哥必能應允。&rdo;段正明道:&ldo;此事也無不可,只要心存萬民,定有後福。&rdo;
段譽主意打定,親赴汴京,舉國投靠中國。於虛雨自然大為高興,封段譽為南王,也不必遷來汴梁,繼續留在大理皇宮。其軍隊也由他兼任兵馬大元帥。不過軍隊和地方,由中國擇賢能者出任官員。
正文第一百五十三回 徵討西夏(一)
西夏是中國歷史上以党項族為主體建立的王朝,建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其建立者為夏景宗李元昊(李乾順之父)。党項族原屬於羌族的一支,居地在今青海東南部黃河曲一帶。從唐末,經五代到北宋,党項拓跋氏均以中原王朝節度使的身分統轄以夏州為中心的五州之地。經過李繼遷(李乾順之曾祖父)、李德明(李乾順之祖父)兩代人的艱苦努力,實施依遼和宋的戰略,向西發展佔領西涼府、甘州、瓜州等州,控制了河西走廊,為李元昊的稱帝建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宋仁宗天聖九年,李德明死,李元昊繼位,不再接受封號,自號青天子。隨後,李元昊實行變髮式、定服飾、造文字、簡禮儀、立官制等一系列改革,並升興州為興慶府,擴建宮城,準備建國稱帝。宋仁宗景佑元年,他開始不斷向宋發動攻勢,在府州、環州、慶州等地擊敗宋軍。宋仁宗寶元元年,元昊正式稱帝,改元天授禮法延祚元年,國號大夏,史稱西夏。
西夏疆域,東臨黃河,西界玉門關,南接蕭關,北抵大漠。李乾順當政時轄地二十二州,包括今寧夏及陝西北部、甘肅西北部、青海東北部及內蒙古部分地區。
西夏的政治制度受宋朝影響很大,官制的設定基本上模仿北宋。中央行政機構有:中書省、樞密院、三司、御史臺、開封府、翊衛司、官計司、受納司、農田司、群牧司、飛龍院、磨勘司、文思院、蕃學、漢學等。地方行政編制分州、縣兩級,在特殊的政治中心和軍事國防要地有時也設郡、府。
在李秋水的苦心安排下,函谷弟子已經進入其中的絕大部分行政機構,在西夏形成了一股很大的勢力。御史臺、開封府、農田司、樞密院、三司等處,函谷弟子已經身處高位,有很大的影響力。
西夏的軍事制度是在党項的部落兵制的基礎上吸取宋制而發展起來的。樞密院是西夏最高的軍事統御機構,下設諸司。函谷弟子幾年來已經滲透到軍隊,並奪得了中央侍衛軍的主要控制權,和部分擒生軍和地方軍的控制權。
函谷弟子奪得中央侍衛軍中的&ldo;質子軍&rdo;首領、皇帝衛隊副統領和京師衛戍部隊的兩位副將位置,並安插手下進入管理層,橫腰將中層一級官職控制,基本能夠控制這三處部隊。
&ldo;質子軍&rdo;人數約五千人,是由豪族子弟中選拔善於騎射者組成的一支衛戍部隊,負責保衛皇帝安全,號稱&ldo;御圍內六班直&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