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上人見於虛雨任武林盟主後,陸續收伏眾多門派。清涼寺雖然未被兼併,但是聲威日下,不由怒火頓生。見於虛雨接得皇位,不由又是嫉妒,又是羨慕,發下聲討檄文,想藉此事提高畫質涼寺和自己的名望。但是佛門與逍遙派火拼幾場,才知道於虛雨在武林中的勢力,的確不同凡響。若是於虛雨集合派中之力與佛門決戰,少林寺儘管實力雄厚,也不可能是逍遙派的對手。神山上人此時信心已無,再沒有與於虛雨抗爭的勇氣,見單正發言後,也閉口不言。
佛門勢力中,以玄苦大師、神山上人、單正三人發言力度最大,玄苦大師、神山上人都無異意,眾人自然都想先看看談叛結果如何,與於虛雨談判的事情,就這樣敲定。
兩方人中最苦的人一個是玄慈,另一個是嶽老三。玄慈本來是少林方丈,還俗後在函谷歸隱,可以說是逍遙派中之人。嶽老三追隨於虛雨多時,在少林寺出家。如今兩方對立,兩人左右為難,苦惱不已。兩人聞得佛門欲與於虛雨講和,不由欣喜若狂。
眾人約好八月初十在洛陽城外玉皇廟談判,於虛雨儘管已經登基,但還是依照江湖規矩,率領逍遙門人赴會。大理段譽也率領四衛趕來,為兩方調和。
逍遙派為於虛雨、童姥、無海子、蘇星河四人,康敏與執法、傳功兩位長老也是作為調和人出面。佛門中為玄苦大師、單正、神山上人、譚公、譚婆五人。趙錢孫本來對於虛雨繼位一事漠不關心,接譚婆手書後趕來,做為佛門的調和方。
眾人在殿內落座,相見時頗為尷尬。爭鬥雙方以前都是好友,為於虛雨接位一事產生異議,甚至出現火拼事件,畢竟有些不快的情緒。幸虧段譽身份尊貴,說些輕鬆話題,趙錢孫談吐風趣,說些笑話,讓場上氣氛逐漸活絡起來,並開始轉移到主題。
神山上人此時發難,他的聲音洪亮,道:&ldo;我等武林中人以忠義為信條,今於盟主廢幼帝而自立,與漢時王莽有何區別?&rdo;
正文第一百三十七回 登基風波(二)
於虛雨對此人向來沒有好感,但今日既然是談和,卻要應付他一下。他微笑道:&ldo;請問上人,所謂忠,忠於何人?所謂義,我於虛雨所行有何不義之處,請指教。&rdo;
神山上人道:&ldo;忠是忠於君王,至於義嗎……&rdo;他心中盤算於虛雨不義之事,卻想不起來,接著說道:&ldo;不忠安有義。&rdo;
於虛雨道:&ldo;倘若忠於君王,此時我為君,眾人為民。你等與我相爭,也屬不忠。若諸位認為應忠於大宋,不知當年柴家孤兒寡母,應該向誰討個說法。&rdo;
神山上人爭辯道:&ldo;此一時,彼一時。太祖皇帝天縱英才,因此有黃袍加身一事,大周將皇位相讓。與你所行之事卻是不一樣。&rdo;
於虛雨道:&ldo;其實歷代改朝換代,都會有這些矛盾出現。歷朝中皆有忠義之人,這些人固然可敬,但因不明事理,因此只是愚忠。人皆以為應忠於君王,其實不然。忠誠的物件不是某個人,應該是民心。拿如今來講,倘若我不接位,朝中無治國良才,若北遼、西夏趁機來攻,我大漢子民若是戰敗,淪為亡國奴。眾人都會罵我,道&l;當年若是於虛雨接位,施新政而富民,施新策而練兵,安能致使漢人如此&r;。我入朝已有多年,深知若不接位,新政、新策實施,阻力巨大。敢問上人,我接位後百姓是否正在逐步富裕,部隊是否逐步強盛?倘若有一位漢人,平北遼,定西夏,下吐蕃,使我中國真正統一強盛;又有一人,才能平庸,只有自保而不能強國。上人之意,是選擇何人?&rdo;
神山上人嘿嘿冷笑一聲道:&ldo;原來於盟主還要去平定北遼、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