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可紀煬卻道:“別,我們就走扶江縣直通潞州城的官道,就走這土路。”
“這道路越坎坷,豈不是顯得我們越心誠,越艱難。”
他都親自押送糧草去潞州城了,不要顯得艱難一些?
讓知州通判他們知道一下扶江縣的難處。
他們扶江縣,苦啊。
在如此艱苦的情況下,還能做出這樣的成績,難道不應該獎賞嗎?
九月中旬,所有東西收拾停當。
今年一共收了四十萬六千零二十斤米麥的田稅。
比之去年多了十六萬多。
這樣的進步,說是跨越性也不為過。
十六萬斤的主糧,若都送到前線,也不是筆小數目。
這些糧食留下二成在扶江縣,剩下八成全都送到潞州城。
九月十六上午,紀煬帶著手下共十人出發,押送三十三萬斤左右的米麥出發。
這裡面有富裕的,就是怕路上有損耗,到了潞州反而不足應有的三十二萬四千八百斤。
事情看著繁瑣,但稍有一件辦得不好,便會被揪到錯處。
除了糧食之外,紀煬還帶了精心寫下的文書。
說起來這文書對紀煬來說最為頭疼。
別說原身了,就是他自己,也對公文格式十分頭疼,苦心鑽研月餘,這才有個模樣。
看來以後得空,不僅要看承平國律法跟堪輿圖,還要看看當官必須要瞧的文書行文等等。
否則不好糊弄了。
如今也就這筆字還能拿得出手。
紀煬一行人離開時,前來相送的鄉親們擠滿路口,目送知縣大人押送田稅,心裡無比感慨。
他們這位大人來了不到兩年時間,就讓整個扶江縣有了翻天覆地變化。
這樣的官員自然深受他們愛戴。
玉縣丞見此開口:“別想了,好好做事,等知縣大人回來,看到我們葫蘆作坊,化肥作坊,還有凌家湖的路修好,豈不是更讓他開心?”
說到路,玉家湖裡長看了過來,小心翼翼道:“那我們的路?當初說常華縣承擔三分之二,我們承擔三分之一,咱們這段一直沒修啊,他們那邊的已經修得差不多了。”
玉縣丞胸有成竹道:“很快,很快就能修好,不用擔心。”
知縣大人說過,最後那段路,常華縣會搶著修的!
果然,在紀煬走了沒幾天,常華縣那邊主動過來,說是縣裡鄉紳們商議,從常華縣到玉家湖官道的最後一段,不用扶江縣動手。
鄉紳們自己湊齊銀錢,把後面那段路給補上。
主動過來說此訊息的人玉縣丞見過,就是上次來扶江縣找知縣大人的常德江,他手裡田地不少,需要的化肥也不少。
但他旁邊那人,玉縣丞只聽說,而是第一次見,那就是華家家主。
兩人代表常華縣所有鄉紳地主家裡說道:“我們幾家雖中途才開始你們扶江縣的化肥,可效果自不用說。”
“如此的好東西,只怕其他縣,甚至其他州都要過來購買,既如此,可要優先供應我們才是。”
“這官道乃是咱們兩個縣守望相助的結果,不能辜負這段美意。”
說白了,常華縣的人,特別是種地的人,最明白化肥的作用。
他們害怕化肥名聲傳播出去之後,其他地方花高價買走化肥,把他們常華縣給拉下了,誰讓常華縣化肥售價低廉。
優先賣給高價的買主,這點很正常。
未雨綢繆,這些種地的鄉紳們趕緊湊了二百多兩銀子,大包大攬地要把剩下的官道全都給修了。
扶江縣不用出人,更不用出力,便會有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