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的事情荀攸也不是很贊成。
畢竟曹操已經佔據了大漢天下的七州,還包括了最為富庶的幾州。
張繡跟孫策加起來了也不過是佔據了荊、揚、交三州罷了。
除了荊州有點看頭,揚州和交州著實不太行。
一旦打持久戰,吃虧的肯定會是他們。
然而曹操卻不聽。
甚至於怒氣上來,一口氣斬了好幾個要勸他出兵的人。
就是這麼豪橫。
為此荀彧還專程找到了荀攸這個大侄子,讓他不要再勸曹操。
叔侄倆一合計,倒是真的猜到了曹操的心意。
說白了,就是曹操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很久了。
當年宛城一戰,張繡以少勝多打敗曹操,隨後便如同一顆新星般迅速崛起。
如今十年過去,他早已經成為了可以跟曹操叫板的實力派諸侯。
張繡的成長經歷太富有傳奇色彩,出道十年重要戰役未嘗一敗,“北地梟雄、亂世不敗”的名頭如今更是隱隱從最初的調侃、期望朝著預言、事實方向開始了轉變。
像這樣的人物,發家過程難免會成為人物茶餘飯後經常要討論的話題。
每逢談起張繡的時候,曹操就成了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談張繡必談宛城之戰,談宛城之戰必談曹操。
雖然曹操如今已經成為了實力第一的諸侯,更是廢除三公,拿下了丞相這個自東漢王朝立國以來就沒有設定過的重要崗位。
但是宛城之戰始終都是籠罩在曹操心頭的陰影。
不少人都認為,正是因為曹操在宛城之戰的失敗,導致他親手培養出了一位亂世不敗的梟雄。
這十年來曹操打敗了呂布,搞定了袁術,擺平了袁紹,將攔在自己面前的敵人一一打敗。
可唯有張繡,一直活得逍遙自在。
為此曹操一直在忍。
他忍了十年,就是想等一個機會。
他要爭一口氣。
不是想證明他有多了不起,他是要告訴世人,我曹孟德失去的東西一定要親手拿回來!
所以在這個時間讓曹操放棄,怎麼可能?
等了好久終於等到今天!
不過曹操到底不是袁紹。
哪怕出兵南征,荀攸倒也不擔心他會重蹈覆轍。
但是張繡所部的頑強依舊是出乎了包括他在內的所有曹軍高階將領的想象。
事到如今,曹操也只能依靠水軍來開啟局面了。
這樣一來,北人不擅水戰就成為了不得不解決的問題。
此時荀攸提出這個問題,曹操沉聲道,“公達既看透此事,可有對策?”
“攸有一策,可使大小水軍,並無疾病,安穩成功。”
荀攸說出這話,曹操頓時大喜過望,正要詢問,卻見荀攸彷彿是想起什麼似的,又是連連搖頭:“不妥、不妥。”
見他這副模樣,曹操自然覺得奇怪,忍不住便問道:“公達有何妙計?又怎生覺得不妥?”
“吾計雖可使水軍免於疾病,亦有一樁弊病,只恐他日交戰,反倒害了我軍。”
曹操一聽荀攸這麼說,不禁更加好奇了,“公達不妨明言。”
荀攸嘆了口氣,“攸以為,可令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為一排,或五十為一排,首尾用鐵環連鎖,上鋪闊板。
彼時休言人可渡,馬亦可走矣,乘此而行,任他風浪潮水上下,復何懼哉?”
荀攸這麼一說,曹操的腦海中頓時就有了己方人馬在船上如履平地的畫面。
他當即大喜過望:“此計極妙,公達為何不早日獻上?”
荀攸面色沉重地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