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明朗。
九州地區的一些大名接到大明的使者,見條件優渥,且明軍大勢已成,紛紛宣佈脫離幕府,表示願意向大明稱臣。
這一舉動迅速削弱了倭國將軍的實力,也讓南部戰場的推進更加順利。
與此同時,朱高煦率部隊從南部展開小規模的突襲作戰,圍點打援,將幕府派來鎮壓的軍隊各個擊破。
他雖性格粗獷,但在戰場上卻極富直覺,數次巧妙利用地形將敵軍引入包圍圈,大大提振了明軍士氣。
後方的朱高燧則帶領工匠加緊建設臨時港口,將大量糧草與物資透過海路運往九州的補給站,逐步形成一條穩定的後勤網路。
數月後,明軍終於穩固南部戰線,併成功包圍了京都。
然而,朱棣並未下令立即攻城,而是採取了“攻心為上”的策略。
他命人張貼告示,宣稱大明並非來侵略,而是為結束倭國內亂,帶來和平與繁榮。
“凡願降者,不僅保其家族無恙,還可獲大明庇護,與中原通商。”
這一承諾迅速瓦解了京都城內計程車氣,大量士兵偷偷開城投降。
最終,將軍幕府孤立無援,被迫遣使求和,請求歸降大明。
朱棣並沒有理會他們的請和,而是以萬國來朝時刺殺的由頭,一刀剁了他們的狗頭!
京都平定後,朱棣並未急於班師,而是命朱高燧和朱高熅留駐倭國,主持後續的整頓與開發工作。
朱高熅一方面派遣大明官員接管南部地區的行政事務,一方面設立草堂書院,教授漢文化與農耕技術,逐漸將倭國融入大明的體制中。
同時,他還加大對倭國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當地的金銀礦支撐大明國庫,為未來的海洋擴張積蓄力量。
而趙王朱高燧手中的錦衣衛則是迅速的安插,並且開始本土化!
你沒聽朱高熅這個不要臉的都打算南派三叔了嗎!
自己的封地還不趕緊收到口袋裡!
朱棣站在京都的城牆上,遠眺東海,神色複雜。
“倭國一戰,雖耗費巨大,卻讓朕明白,大明若要真正號令天下,海洋是不可忽視的戰場。”
朱高熅站在一旁,微微一笑:
“爹,倭國只是開端,南洋與更遠的世界,才是大明未來的所在。”
“更何況,你知道張玉最新發現的金銀礦有多少嗎!”
“粗略估計,區區一座礦山每年便能產五十萬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