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戰士們還更傾向於使用射擊的方式。
子彈是公平的,由於穿透人體後彈道變得不可預測,射中敵人和誤傷戰友的機率基本上是五五開。
對於游擊隊來說,開槍能擊殺當面的敵人儲存自己,是此消彼長絕對划算的買賣,就運算元彈會射穿人體,可誤傷和再殺傷一名敵人的機率也是對半開。
如果再考慮到這些北洋老兵的刺殺技術更精湛,在純粹的白刃戰中能打出更好的交換比,那對游擊隊而言就更是隻賺不賠了。
聽到一營方向傳來的槍聲,同為井岡山老兵的二營長陶旺也很快就醒悟過來,他幾乎不假思索地就做出了和劉煥同樣的選擇。
能在殘酷的十軍團東征中存活下來的人,都是實用至上的務實派。
前線形勢就此發生逆轉!
面對著橫飛亂撞的流彈,面對著百分之五十的誤傷率,當新編15師的驕兵悍卒們發現自己賴以安身立命的刺殺技術失去原有的效果後,在最初鼓起的血勇之氣洩掉後,率先崩潰的毫無意外是鬥志更薄弱、組織度更低的一方。
北伐時如此,現今還是如此。
這些北洋舊兵們不顧身後擁擠的佇列,呼嚎著轉身就逃,互相踐踏推搡下陣線大亂,再不能形成有組織的抵抗。
游擊隊趁勢掩殺,像驅趕羊群一樣,用刺刀逼著前排的敵兵自行沖垮身後的友軍陣線,如潮水般朝著團長周鵬的指揮部反捲過去。
面對這種局面,國軍指揮官通常有兩種做法,一是帶著由親信士兵組成地督戰隊壓上去,透過當場槍斃潰兵來“幫助”士兵們克服內心的恐懼。
二是把白花花的現洋擺在士兵們的眼前,開出鉅額賞金,活下來就能一輩子不用愁的那種賞金,組織敢死隊帶頭反撲穩住局勢。
可國軍這兩種最常用的手法對周鵬來說都不行,因為書生氣十足的他既沒有在軍隊中搞裙帶關係拉起一幫子心腹親信來,也因為不克扣軍餉的緣故而掏不出賞銀。
就在周鵬一籌莫展之際,身邊的副官狠狠說道:“團座,下令炮連開炮吧!朝結合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