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很差,非常容易折斷,因此青銅劍不宜做得太長。
我們都知道,在搏殺之中長制武器肯定是佔優勢的。
那麼問題來了,其餘六國為何不效仿秦國呢?是因為不喜歡嗎?還是做不到?
戰國末期,由於複雜的外交關係,七雄都在努力發展軍事。
魏國選擇培養特種兵魏武卒,趙國選擇學習胡服騎射,楚國忙著研究山體游擊戰,韓國雖小,但他們的弩和利劍令人忌憚,至於燕國和齊國,就不說了,要武將沒武將,裝備又不行,只能擺爛。
而秦國呢?他們將重心放在如何增強兵工業。
首先是遠端武器的研發,在短短几十年間,秦弩的極限射程就超越了韓弩。
其次是箭頭的改良,根據挖掘出來的秦國箭頭,無一不是三稜形的,而同時期六國的箭頭仍為幾百年前的翼面,毫無進步。
三稜形箭頭VS翼面箭頭,無疑是三稜形箭頭更猛。
翼面箭頭雖然殺傷力更為強大,但是有個致命缺點。
為了能射的更遠,必須要減配箭頭重量,只能將翼面做得又輕又薄,從而導致準度不精確。
秦國反其道而行之,他非但沒有減配箭頭重量,反而加大。
工匠們將三個稜角的弧面都打磨成一個標準,造型與子彈差不多。
三稜形箭頭在飛行時,能極大的減少空氣阻力,不僅射擊距離更遠,還提高了射擊精確度。
也許有人會疑惑,既然秦國的三稜形箭頭遙遙領先,為何六國不仿造呢?
原因就是,他們無法山寨。
這就不得不提秦國兵工業,那極度變態的統一生產標準了。
因為每一把秦制武器上,都刻有製造工匠的姓名,一旦被發現產品不合格,小心你的人頭。
看似嚴苛,實則合理。
秦始皇能橫掃六合,除了秦國軍將人才輩出,英勇秦人受軍功爵制的鼓舞,以及秦始皇深謀遠慮的軍事理解之外。
高度發達的兵工業製造水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直接從最根本的武器裝備上,給予六國降維打擊。
那麼,秦始皇建立秘密機構大秦軍工,巨資科研武器,重視科技進步,也就不稀奇了。
在他心裡,秦朝兵工業的發展,比情報部門更為重要,因此“雲漢”的等級遠比“四方神臺”要高得多。
......
聽聞寺人的彙報,嬴政疑惑的抬起頭。
“什麼成功了?”
“就是,陛下先前的詔令,讓雲漢研發玄液應用武器。”
“???”嬴政立即起身,“他們搞出來什麼?”
“一種可以實現遠端打擊的火器,能夠在敵軍中實現爆炸與燃燒的強大火器。”
“!!!”
嬴政的表情很精彩,他立即動身,他要去親眼見證!
又一個八百里加急,大秦軍工立即收到陛下要審閱成果的訊息。
由於先前實驗的青銅球已經消耗,李荷華只能臨時再製造一個小的。
畢竟油水混合物的厭氧發酵是需要時間的。
短短十日,嬴政很快就趕到大秦軍工,看得出來,他已經迫不及待了。
“在哪裡?快帶朕去看看。”
這一次,可是陛下親臨啊,大秦軍工的工匠們再度緊張起來。
要說最緊張的,莫過於發明者李荷華。
因為嬴政到達的時間在下午,他很急,不管天色已晚,要求立即試爆。
李荷華深吸一口氣,他將一個蹴鞠大小的青銅球端出來,遞到嬴政手裡。
“參見陛下,此物便是玄液炸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