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家主張兼愛非攻,恕晚輩之言,人性本趨利,畢竟人非聖賢,又如何能夠真正做到平等的愛所有人?這似乎有些過於理想化了。然而,我們也不能因此而全盤否定墨家思想,墨家主張節用、非命、尚賢等,鼓勵人們透過自身的努力去改變命運,無疑具有強大的激勵作用,更是提倡選拔有才能之人擔任要職,特別是墨家對於發明創造的重視,是對當今社會發展有著重大用處的。”
“縱橫家.........”
“道家.........”
“兵家.........”
“依晚輩愚見,治國之道猶如烹製佳餚,需廣納百味之長,去其糟粕之短。且應因事而異,靈活選用不同的方略與手段。然而就總體而論,晚輩斗膽進言,當推行外儒內法之制,如此方可兼得禮義道德之美與法治規範之嚴,從而達成真正意義上的長治久安、國泰民安。”
這封書信之中,秦臻不僅將自身對於諸子百家思想精髓的理解娓娓道來,更抒發了對於天下一統之後宏偉藍圖的無限憧憬與美好暢想。
等看完後,荀況神色動了動,緊接著連聲道:“不拘一格!隨勢而動!外儒內法!妙哉!妙哉!妙哉!”
他情不自禁地一連讚歎了三聲,滿是欣賞之意。
過了許久,荀況方才緩緩放下手中那張信紙,若有所思的問道:“秦臻可還有其他話語要你轉達於我?”
張義略作思索,旋即答道:“回夫子,秦臻先生有言在先,不論夫子是否應允前往秦國效力,他每月皆會派人送來一部分紙張,以供荀夫子您日常書寫所用。”
言罷,張義恭敬的立於一旁,靜候荀況的回應。
荀況坐在案几前,手託著下巴,陷入了沉思之中。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荀況終於做出了決定。
等著開春之後,便去秦國先見識一番,在考慮考慮是否入秦臻的學苑。
於是,荀況抬起頭來:“秦臻曾言及秦國如今變化頗大,令人矚目。此刻寒冬臘月,萬物俱寂,但待到春暖花開之時,我定當親赴秦國,好好領略一下這些年來它的發展與變遷。至於是否要進入秦臻的學苑講學授業,待到那時再做定論也不遲。”
.........
待張義漸行漸遠直至身影消失不見後,荀況緩緩地將目光移向站在身前的弟子:“李斯,為師知曉你一直心向秦國,不知開春之後,你是否有意與為師一道前往呢?”
李斯聞言輕輕搖了搖頭,回應道:“夫子,學生暫時不想隨您一同奔赴秦國。待到開春之時,學生打算再四處遊歷一番,而後再動身前往秦國。”
荀況點了點頭,也並未多言。
然而,實際上李斯心中自有盤算。
倘若他與荀況結伴同行去往秦國,他知道荀況心動了,若是憑藉著師徒這層關係,看在自己夫子的面上,屆時自己恐怕只能留於秦臻的學苑之中。
可是對於進入秦臻的學苑這件事,李斯著實沒有半分興致。
其實早在最初萌生出前往秦國這個念頭時,李斯就已經深思熟慮過了。
不可否認,秦臻的確堪稱經天緯地之才,若能常伴其左右,李斯相信自己必然能夠獲益匪淺、學有所成。
但問題在於,如此一來,距離實現自身的遠大抱負將會遙遙無期。
因此,當他真正踏上秦國後,唯一的選擇便是投靠呂不韋門下,以期藉助對方的權勢和資源來一展宏圖、成就偉業。
秦臻是支援嬴政的,他現在尚不及束髮之年。
再看呂不韋,這可是當今秦王最為倚重、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如果能夠在呂不韋的身旁做事,或許就能更快接近權力核心,從而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