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牆在官道處,修建有五層高的箭樓,箭樓加上地基,足足有二十米高。
箭樓兩邊還修建了雙開門,一扇有五米寬。
平時大門都不會關閉,只有看到烽火時才會關閉大門。
皇太極抬頭看著頂部那二十米高的箭塔,陽光有些刺眼。
皇太極眯著眼睛,目光盯著箭塔上的小口子,眼神不由有些閃爍。
二十米高度,放到後世,那就是將近七層樓,這個高度,已經不能直接用磚頭堆砌上去,要打地基和加鋼筋柱子。
所以,古代城牆,大多都在十米以下,十米以上,使用的工藝和材料成本都不一樣了。
皇太極看到二十米的箭塔,讓人不由有些膽寒。
“這箭塔能組多少人?”皇太極低聲問身邊一中年人說道。
“具體能住多少人不知道,但每次換房是一個百人隊。”中年人低聲說道。
箭塔佔地面積一畝,也就是六百六十六平,往上面積會有所縮減,一層大概能住下二三十人,儲存半月的水和乾糧還有柴火。
左右兩邊箭樓一起就是兩百人駐守。
這兩座箭樓,擋下上萬大軍都不是問題。
“我們的人有沒有滲透進去?”皇太極低聲問道。
中年男子沉思片刻,最後低聲說道:“底層兵卒滲透並不是難事,但那些小軍官對韓熙十分忠誠,只要有人接觸這些軍官,馬上就會被端掉。”
現在遼鎮有四十二萬人,按照系統領地的百分一比例,也就是有四千二百人屬於死忠韓熙。
這四千二百人並不是普通兵卒,而都是軍官。
一個小隊十二人,那四千二百人就是一支五萬的大軍。
看起來人數還行,但分部在京師,江南,遼東,天津,山東五地後,四千二百的死忠的人其實還是有點不夠用。
皇太極聽後,眉頭皺起,心思深沉,這遼鎮經過幾年時間的發展,已經和鐵桶沒有區別。
沿途幾乎每五里就能看到一處屯堡。
所以,愛讀三國的皇太極知道,只能從遼鎮內部入手。
但遼鎮似乎是韓熙一言堂,並沒有什麼好入手的點。
皇太極也想著從明皇朝朝廷下手,不過沿途都被封死,實在沒有什麼好的聯絡渠道。
皇太極是有些看不懂韓熙的操作,瀋陽城完全放任不管,而遼鎮卻是弄的有些過分。
此時瀋陽城的人口只有五萬多,其中有一萬五千是駐軍。
現在瀋陽城可以說是一個三不管的地帶,眾多走私犯的夢想之地。
所以那裡的人不多,但商貿卻異常發達,就是秩序有點差,正常百姓是不可能在那裡做成買賣的。
“走吧,我們進去看看。”皇太極開口說道。
皇太極也算是藝高人膽大,帶著幾十人就敢來敵人的腹地。
要是皇太極身邊出現一個細作,怕死了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遼鎮外牆設定的城門雖然有十米寬,但一道分左右兩邊,左進右出。
所以道路顯得十分狹窄,三輛馬車並行就能將路給堵住。
皇太極的隊伍排在後面,過了一個時辰才進了外牆,進入外牆,道路倒是變寬了一倍,不但如此,道路還鋪了一層石塊。
皇太極有些吃驚的看著地上的石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