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人命的!
紀元這樣一去,誰知道什麼時候回來。
若再沒有突出的功績,什麼時候能調任?
吏部還會記得他嗎?
說句不好聽的。
紀元是狀元,但再過兩年,又是鄉試年,再有會試年,最新的狀元又要出來了。
那是真的山高皇帝遠。
殷博士知道的還更多一些。
為什麼說應天府好?
那裡已經隱隱有副都的意思。
都說舊都洛陽,是許多皇親國戚,文公大臣養老的地方。
像李首輔要是在這輪權力鬥爭中失敗。
他多半也會去洛陽養老的。
再說京城順天府,大家都清楚,皇上在哪,皇權就在哪。
而逐漸發展起來的金陵應天府,則掌握江南大半財富。
天齊國大半稻米,稅收,都靠那邊。
說是副都也不為過。
朝中隱隱還有,要不要遷都應天的說法。
遷都應該是不可能的,但以後真正封為副都,卻是十拿九穩。
在這種地方做事。
以紀元的能力,政治資源必然提升好幾個等級。
畢竟真正落到實處,還是要做事的。
殷博士作為江浙人,太明白應天府的含金量。
在知情人眼裡,這兩者甚至不能說一個天一個地了。
實在是可怕。
五王爺,是故意的,還是隨意指派了個地方?
別說後者沒可能。
殷博士看到的荒唐事,荒唐人多了。
他也是做過觀政進士的。
就是因為知道,所以才這麼震驚。
紀元反而安慰起老師:“寧安府也大有可為,那地方只是偏遠,土地跟氣候卻極好,您要相信我的能力。”
殷博士相信他的能力,卻不相信另一件事。
那就是太遠了。
遠到就算死在外面,也很難有人追查。
如果是在應天府這種地方,死了個朝廷官員,不管怎麼死的,都會引起大家的恐慌。
畢竟唇亡齒寒。
但要是在寧安府,只會死得悄無聲息,根本不會有人來查。
大家都知道,他們這些外地人過去,被蚊子咬一口,都很容易死了,或者吃錯什麼東西,直接不治身亡。
這種情況太多了,記載得也很多。
天齊國也好,前朝也好,情況數不勝數。
換句話說。
意外太多了。
多到就算不是意外,也會被當作意外來算。
紀元何嘗不知。
這甚至是對方要把他從繁華地方調走的重要原因。
可換一個想法來說。
在應天府是容易查出死的異常,但也容易被隱瞞死的異常。
畢竟那裡要對付的,是一層層的關係網。
死沒死,怎麼死。
全憑上面一張嘴,
反而去了寧安州,他的對手是自然,是生存環境。
自然環境很複雜。
人際關係卻更復雜。
畢竟前者是公平的。
應天府的負責人際跟各種勢力,可能會針對他,他卻沒有辦法直接反制。
寧安州不同。
大自然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不會因為對方是位高權重的人派來,所以毒蛇蟲蟻就能放過他們。
所謂的惡劣環境,甚至不是他的劫難,而是他的一層天然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