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如今烏拉國的情況,局面大大有利於我朝,此時正是建功立業的好時機。
“來,文清,你來說說此戰具體情況。”
看到下面一眾蠢蠢欲動的大臣,蕭懷彰勉強壓住心中的怒火。
“回稟陛下,顧老將軍在時,西北戍邊士兵連年阻擋外侵兵力已經摺損大半,只有不到十五萬人,顧將軍接手這三年來人數保持在十萬左右。
“據軍報講述,最後這一戰我方折損近半,剩餘兵力堪堪五萬,其中大部分負傷,臣聽聞顧將軍也身受重傷,西北部落十五萬大軍折損近半,能達成如今的局面顧將軍真是我天啟國英勇武將。”
感覺到聖上的震怒,兵部尚書付文清踱步出列朗聲說道。
數字最能直觀的說明戰況,兩國連年征戰,國內兵力嚴重不足,每年徵兵都是讓他頭疼的事。
如今兩國能停戰議和,絕對是好事一件,這些個莽夫武將,這個時候竟還想著再起戰事,真是愚蠢。
他對李文山早已多有不滿,若不是因為他是李家之人,北營的兵權豈能落在他的手裡,此人向來自以為是,軍中也對他頗有微詞。
“來,戶部說說。”
“回稟陛下,今年山東部分地區遭遇旱災,糧食欠收,賑災糧已經安排下去,故而眼下軍需不足,糧草可能無法及時供應,臣已經將具體情況上奏詳述。”
聽到顧凌霄得勝,戶部尚書陳道南心頭猛然一鬆,軍需本就一直勉強維持,若再這樣下去,外亂加上災荒,怕是要出亂子了。
“聽聞李將軍英勇善戰,想必無糧無兵,也定然能踏破烏拉國?”
蕭懷彰甩了甩衣袖,坐直了身子,看似隨意的問道,但眼中卻泛著寒光。
聽到兩位尚書的的回稟,眾人嚇出了一身汗,李文山更是嚇得趕緊跪下。
“臣不瞭解軍情,妄加言語,還請陛下降罪。”
“你是該好好反省一番,端王,你看此人該如何處置。”
聞言吏部尚書李世同掃了李文山一眼,心裡暗罵這個蠢貨,隨即回頭看著端王蕭懷禹,希望他能幫著說說話。
“臣聽聞山東那邊有匪亂,既然李大人一心為國,不如派他去剿匪。”
看著面色不悅的皇帝,端王出列說道,北境的戰局他是清楚的,他從心底來說也是敬佩顧長朔這一家,能有如此局面,他們顧家功不可沒。
“臣附議。”
太傅車君遷看了一眼端王,隨即便出列附和,作為世家的領頭人,此時他也不得不站出來表明態度。
要不是李文山手裡現在掌著北營護城軍,他絕不會管這種廢物。
一個慣會見風使舵的膽小武將,一有事情就說母親病重要在家侍疾,這會怕是覺得有撿功勞的機會就巴巴的湊上前,完全不瞭解時局,若不是他是李家的人,朝中怎麼會有他的位置。
“準了,眾愛卿想想如何獎賞凱旋而歸的眾將士吧,退朝。”
好好的心情一下子消散,看著那個賢孝在身的蠢貨蕭懷彰一個字都不想多說。
丞相牧席遠看著起身離開的陛下,回身看了一眾面面相覷的大臣甩了甩衣袖走出了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