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侮辱。曉得因時因地因人因事適當停止的人,就不會有災禍,可以長久。”
“道德經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這裡的意思是說,天下最完美的東西好似殘缺,但它完美的作用是不會有缺陷的。天下最充實的東西好像也很空虛,但它的作用是不會窮盡的。最筆直的東西看起來好像是彎曲的,最靈巧的東西看起來好像是笨拙的,最卓越的辯才好像是不善言辭的。
清靜可以克服擾動,寒冷可以克服炎熱。清靜就是大道的根本,可以正天下。就如同虛空清淨無象故不搖,世界萬物任在虛空裡變化而能自正。”
“道德經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這裡的意思是說,天下的執行,如果符合道的隱藏,包容,平等,施捨,清明等特點,就會太平安定,用於戰爭投送的馬還給農夫去耕種。
如果天下執行不合乎道,則禍亂四起,就連懷孕的母馬也要上戰場。
最大的罪惡莫過於放縱慾望,最大的災禍莫過於不知滿足,最大的罪過莫過於貪得無厭。所以,知道慾望有度,不貪得無厭,才能保持恆久的滿足。”
“道德經第四十七章: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這裡的意思是說,瞭解大道的人,不出門戶一步,就能夠推知天下事理;不向窗外望一望,就能夠了解道本自然執行的法則。向外奔逐得越遠的人,懂得的也就越少。
所以有道的人不出行也能夠推知事理,不用看見就能夠明曉,不主動妄為就能有成就,(這皆是馭道之功,就算成功,也不認為是自己的功勞)。”
“道德經第四十八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這裡的意思是說,追求學問的人,知識一天比一天增加。追求大“道”的人,慾念一天比一天減少,私妄減少再減少,就達到了無為的境地。
如果能夠做到無為,即不妄為,就沒有什麼事情是做不成的了。治理天下的人要以清靜無為、不擾動為治國之本,如果經常以繁苛政舉騷擾民生,就不配治理國家了。”
看到這裡時,夜已經很深了,她不知不覺得睡了過去……。在夜夢朦朧中,她看到了一個很大的莊子。莊子上空中彩霞環繞,地上霧雲飄繞,在霧雲的縫隙中,夾雜著各種花草樹木,宮殿美宇,琉璃仙池,美不勝收。忽然,她來到了莊子的跟前,抬頭一望,上面寫著金家府。馮妙元見狀,感慨道:“原來有妙哥哥家這麼輝煌漂亮,仙雲飄繞,引人入勝”。
她輕輕的推門走了進去,看見金有妙在看書,她迎了上去,輕聲的問道:“哥哥,你家原來這麼輝煌,這是哪裡啊,我怎麼從來沒見過?”。金有妙說道:“這是我們以後的家,你的有妙哥哥永遠守候在這裡,這裡沒有悲傷和相思,只要你想見,他就在”。然後拉著馮妙元的手說道:“來!跟我來”。馮妙元跟著他逛了各個殿宇,然後坐在了高宇的臺階上,雲霞為他們披上了綵衣,她枕著他睡了過去,她自己又變成了他……。
馮妙元猛的一驚,醒了過來,知道夜已經很深了,怎麼會做這樣的夢呢?她想象著夢中的情形,已經非常堅定的相信,明道的人是富有的,此種情愛又不著世間的相思情苦,想見就在,自由無礙。回過來她又想到有妙哥哥家的艱難,也就不覺得苦難了。
秋天的夜,送來了淡淡寒意,她趕緊上了床,裹上了被子,思緒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