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過去,陳安生依舊過著他簡單而充實的農民生活。農閒時,他會被大夥拉到村裡的老槐樹下,一起嘮嘮嗑,講講田裡的收成,聊聊村裡的趣事。哪家要是有點小矛盾,陳安生總是那個和事佬,幾句話就能讓雙方都心平氣和。
到了村裡辦喜事的時候,那更是熱鬧非凡。陳安生總是忙前忙後,幫忙佈置場地,招呼客人。宴席上,他和大夥一起舉杯歡慶,笑聲在整個村子裡迴盪。
夏日的夜晚,村裡的人們會聚集在打穀場上,鋪上涼蓆,一邊扇著蒲扇驅趕蚊蟲,一邊看著滿天繁星。陳安生會給孩子們講那些古老的傳說,孩子們聽得入神,眼睛裡閃爍著好奇的光芒。
每逢節日,陳安生總是積極參與村裡的慶祝活動。端午節一起包粽子,中秋節共同製作月餅。他還會和村裡的長輩們一起研究怎麼把傳統的手藝傳承下去,讓年輕一代不忘根本。
村裡的張大爺身體不好,陳安生會經常去幫著挑水砍柴;李奶奶家的屋頂漏雨了,他二話不說就爬上屋頂幫忙修補。在稻香村裡,陳安生就是這樣,用他的真心和善良,與每一位村民緊緊相連,共同編織著這充滿溫暖和人情味兒的鄉村生活。
王大嫂是個性格潑辣但心地善良的女人,家裡家外都是一把好手。每次看到陳安生幫忙,嘴上總是說著:“安生啊,別累著自己,回頭大嫂給你做好吃的。”可真做起好吃的,又會先想著給村裡的孤寡老人送去。
趙大叔是個憨厚老實的莊稼漢,種地的經驗十分豐富。陳安生在種地方面有啥不懂的,趙大叔總會耐心地手把手教他,還時常唸叨著:“安生這娃踏實,肯學,以後肯定是個種地的好把式。”
孫爺爺以前是村裡的教書先生,雖然年紀大了,但肚子裡的墨水可不少。他喜歡給村裡的孩子們講歷史故事和詩詞歌賦,陳安生有空也會去聽上一聽,孫爺爺總是感慨:“安生這孩子,有悟性,要是能多讀點書,說不定能有大出息。”
劉嬸子是個熱心腸,誰家有點難處,她第一個衝在前頭。她做的針線活那叫一個精細,陳安生的衣服破了,劉嬸子總會給他縫補得整整齊齊,還不忘叮囑他:“安生,幹活的時候小心點,別把衣服又弄破了。”
周大哥在外面闖蕩過幾年,見識廣,腦子活。他回到村裡後,想帶著大家一起搞點新的種植專案,陳安生第一個支援,幫忙跑前跑後,聯絡種苗和銷路。周大哥拍著他的肩膀說:“安生,有你在,咱這事兒準能成。”
經過大家的辛勤勞作,種植的作物迎來了大豐收。於是,陳安生和周大哥帶著村民們把自家種的蔬菜水果裝上車,準備去鎮上販賣。
到了鎮上的集市,他們找了個顯眼的位置擺起了攤。陳安生熱情地吆喝著:“新鮮的蔬菜水果,剛從地裡摘的,又甜又脆,快來看看喲!”
不一會兒,就有顧客圍了過來。一位大媽拿起一個西紅柿,看了看問道:“這西紅柿怎麼賣呀?”
陳安生笑著回答:“大媽,這西紅柿三十文一斤,可新鮮了,您嚐嚐。”
大媽皺了皺眉:“哎呀,太貴了,二十五文一斤怎麼樣?”
陳安生連忙解釋:“大媽,真不能再便宜了,我們這都是純天然種植,沒打農藥,成本高著呢。”
大媽還是不依不饒:“我多買幾斤,你就給我便宜點嘛。”
這時,周大哥走過來說:“大媽,您看這樣行不,二十八文一斤,不能再低了,這已經是給您的優惠價了。”
大媽想了想,點頭同意了:“好吧好吧,給我稱五斤。”
就這樣,陳安生和周大哥一邊應付著顧客的討價還價,一邊忙著稱重、收錢,雖然忙碌,但心裡充滿了喜悅。
一天下來,帶來的蔬菜水果賣得差不多了,大家數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