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輕輕撫過解析儀,像給鬧彆扭小孩順毛,神奇的是,儀器立馬消停了,資料穩定下來,我一臉佩服,豎起大拇指:“還是你有招,這儀器被你治得服服帖帖。”
經過幾天幾夜連軸轉,像挖寶藏挖到地老天荒,還真讓我們算出了“臨界頻率”的核心數值,凱瑞興奮得滿臉通紅,像熟透的番茄,在本子上寫下數值時,手都抖個不停:“哈哈,這下可算握住星能利用的‘金鑰匙’啦!”
但光算出數值還不夠,得在實際應用裡檢驗。我們挑了艘老式星際飛船,準備給它的引擎來場“科技大改造”,把“臨界頻率”星能轉化技術“塞”進去。一開始,引擎改造像給老古董穿新衣裳,各種線路不相容、能量銜接不上,折騰得人腦袋都大了。艾達一邊幫忙梳理線路,一邊打趣道:“這引擎像個倔老頭,不肯接納新玩意兒,咱得軟磨硬泡,哄著它。”
好在沒放棄,反覆除錯、最佳化,飛船引擎終於在測試那天“雄起”了。點火瞬間,轟鳴聲像星際巨獸咆哮,尾焰光芒比以往亮了好幾倍,動力輸出數值蹭蹭往上漲,飛船像脫韁野馬,在預定軌道上狂飆,速度快得讓監控儀器都差點跟不上。我在控制檯前又蹦又跳,大喊:“成功啦,咱這是給聯盟飛船插上‘翅膀’,以後星際航行,還不是想去哪就去哪!”
這技術一突破,像在聯盟科研湖面投下巨石,激起千層浪。各個領域專家蜂擁而至,把遺蹟研究室門檻都快踏破了,都想借這“東風”,革新自家專案。醫療組借鑑思路,研發出能利用“臨界頻率”強化治療效果的星能治療儀,以往棘手病症,在高頻星能刺激下,治癒率大幅提升;農業團隊用新技術最佳化星能灌溉系統,作物像被施了魔法,長得又快又壯,產量翻番,星際農場裡一片豐收景象,蔬菜水果個頭大得像小怪獸,色澤鮮亮得晃眼。
可好事多磨,新麻煩像雨後春筍冒出來。那“臨界頻率”技術推廣時,不同星球環境、裝置差異,成了“攔路虎”。在一顆重力超大、磁場紊亂的星球,星能裝置裝上新技術後,像水土不服的旅人,頻繁故障,不是能量洩漏引發小型爆炸,就是運轉節奏全亂,嗡嗡作響像發了瘋的蜜蜂。
聯盟緊急召集各方高手,開了個像菜市場般熱鬧、但人人愁眉苦臉的研討會。有人提議:“得搞個通用適配標準,不然這技術就是好看不中用的‘繡花枕頭’。”我撓撓頭,站起來說:“咱不能光搞‘一刀切’標準,還得研發配套調節模組,像給不同腳型準備合適鞋子,根據環境、裝置自動微調,讓技術穩穩落地。”
眾人覺得有理,又開啟新一輪攻堅。研發調節模組可比登天還難,得綜合考慮天文數字般的變數,從星球重力系數、磁場強度,到裝置材質、能量基礎引數,凱瑞帶著一幫理論大神,天天泡在資料裡,眼睛佈滿血絲,跟熬紅了眼的兔子沒啥兩樣;艾達和我穿梭各星球測試場地,記錄故障,調整模組設計,風吹日曬,灰頭土臉,但幹勁十足。
歷經數月,調節模組誕生,像個萬能“小助手”,和“臨界頻率”技術繫結,不管在哪種“惡劣”環境,星能裝置都能順利執行,還發揮最大效能。聯盟上下一片歡騰,像過年似的,大街小巷掛滿慶祝橫幅,大家意識到,遺蹟這一秘密挖掘,徹底改寫聯盟發展軌跡,從星際航行到民生領域,都邁進全新“高速時代”,而我們也清楚,宇宙藏著無盡秘密,只要保持好奇、團結奮進,更多驚喜還在前方等著,下一趟“科技變革快車”說不定就在下個遺蹟角落蓄勢待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