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上面給壓力,一邊是百姓不懂青苗法。
常平制度又被青苗法取代,無法再像之前那樣,對百姓形成引導參考依據。
如此,也就導致百姓本來不想,也不需要借貸,卻被逼著借貸。
地方官吏或為了政績考核,或為了升官發財,或乾脆就是官紳勾結,魚肉百姓……
總之,就是百姓不借也得借。
借了到期就得還錢交稅,交不起就賣兒鬻女,抄家流放。
這合理嗎?
這很明顯不合理!
但不合理也沒有辦法,廟堂的諸公你來我往,要考慮的事情可太多了。
哪有閒工夫管下面的屁民死活?
王安石變法,變到最後,反而成了後人批判,北宋滅亡的“罪魁禍首”。
夏原吉同樣也在擔心,林煜提出的“士紳一體納糧”,會與王安石變法結局一樣。
法再好,執行出現問題,那也是白搭。
尤其士紳一體納糧,必然會激起士紳的強烈反彈。
可能新法還是能推行下去,但暗箱操作之下轉嫁給百姓。
正如洪武皇帝的兩稅法……
夏原吉眉頭緊鎖,思索著如何提醒。
于謙卻是很直接,也知道林煜的性子,不喜歡拐彎抹角,開口便問道:“林先生,士紳一體納糧固然很好,但若是執行不下去,那又該當如何?須知臨川王文公(王安石諡號“文”)昔年,也是沒能落成青苗法……”
林煜聽罷,倒是一點不感到驚訝頭疼,緩緩張口說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擔心當年王安石變法都做不成的事情,這比王安石變法還要劇烈計程車紳一體納糧,會不會更加做不成?”
于謙點點頭,這正是他所擔心的。
王安石都做不成的事情,本朝的洪武皇帝以為自己做成了。
可現在聽了林煜的講課,于謙也知道了,連驅逐胡虜,開國大明的洪武皇帝,實際也沒能辦成這件事。
那到底還有什麼辦法能夠解決問題?
于謙滿心疑惑,但他相信林先生肯定有辦法。
夏原吉也願意相信。
迎著二人期待的目光,林煜沒讓他們久等,接著說道:“要解決你所說的這個問題,實際只需要簡單剖析一下當年王安石變法的細則。”
“王安石變法失敗,是因為朝堂上在行黨爭,而王安石又因為黨爭,牽扯了太多精力,也急需變法挽回新黨威望權力,所以便選擇了急於求成,給下面的基層執行官吏施加重壓。”
“一如王安石執政掌權期間,對黃河引水採取的暴力手段,最終引發黃河決口大改道,死者鉅萬。”
夏原吉輕捋鬍鬚,說道:“黨爭的確禍國害民,王文公所處時期也確實殊為不易了。”
林煜說:“黨爭只能算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其中一個因素,核心原因還是在於基層官吏的執行太過於激進,為了完成政績考評,往往強行推動。”
“只是,單純依靠官員來強推,為什麼會讓青苗法帶來如此巨大的危害?”
于謙愣了一瞬,還沒反應過來。
夏原吉回答:“因為皇權不下鄉。”
皇權不下鄉,皇權只是在基層設定了保甲胥吏,與地方士紳爭奪權力。
這導致皇權在地方極為不穩定。
這個不穩定體現在社會的各個方面,從稅收到徭役,再到朝廷律令的下達,全都要靠保甲。
以保甲為代表的胥吏權力很大,一旦與地方士紳勾結,就很容易做到欺上瞞下,魚肉鄉里。
“保甲胥吏古來已久,即便換了多少王朝春秋,保甲胥吏也還是那一套,朝廷要做事徵稅,就得往地方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