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後了就要捱打!”
林煜緩緩開口說道:“這句話我在很早以前給老餘講課的時候說過,現在就再給你們兩個重複一遍,大明目前的朝貢體系與朝貢政策,不能說是一點沒用,只能說完全沒有任何好處。”
“別人拿過來一兩白銀,你卻要送出去十兩、一百兩,這還是朝貢嗎?這叫進貢!”
“不是外藩給大明進貢,而是大明給外藩進貢!”
“說難聽點,宋朝給遼國、西夏交的歲幣,好歹也是為了國家邊境的安定,大明給這些外藩屬國‘朝貢’,又是為了什麼?”
楊榮微微皺眉,他不是在生氣,而是在思考。
楊榮想了想說道:“大明為天朝上國,厚往薄來亦是太祖遺訓。”
林煜聞言輕聲一笑:“那我再說句不好聽的,天朝上國這四個字能值幾個錢?你們也不用覺得我勢利眼,天朝上國的名號如果不能為國家換來任何利益,反而還要付出大把的代價來維持,那要來又有何用?”
“林先生的意思是?”
“大明的朝貢體系必須要改,不改的話那就是純純在給外藩送錢,沒有任何額外的好處。”
聽到這裡,楊榮算是明白林煜的意思了,對此他倒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好。
大明的朝貢體系目前來說確實坑爹得很,雖然打腫臉充胖子的成分居多,但也不好說完全沒用。
因為大明的朝貢政策,始自洪武年間敲定,當時全國剛剛統一,國內因戰爭而經濟蕭條、人口凋敝,所以能不打仗就儘量不要打仗。
“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轍自興兵。”
這是朱元璋定下的外交準則,對外儘量實行和平外交,而盡力避免擴張主義。
至於純送錢的“厚往薄來”政策,則完全是為了體現天朝上國對外的懷柔。
即“朝貢無論疏數,厚往而薄來可也”。
到了洪武中期,朱元璋就已經被外藩朝貢折騰得不行,被迫下詔,令安南、朝鮮等國應該遵守“三年一貢”之禮,“奉貢之物,不必過厚”等。
但沒什麼鳥用。
“林先生以為應該怎麼改?”楊榮頗為好奇地問道。
“很簡單。”
林煜說著頓了頓,心底忽然存了一些試探的意思,他開口問道。
“楊老頭,你既然之前是在地方當校長的,想必也讀過不少史書,應該有聽過周公旦定下來的內外二級—五服體系吧?”
一旁,未被提問的鄭和,倒是忍不住開口問道:“林先生,五服只是人的親疏遠近,與朝貢體系的更正有什麼關聯?”
“呵呵,老丘八,這你就不知道了吧!”
楊榮難得抓到了機會,給出解釋之前,還不忘先嘲諷一番。
“林先生說的是內外二級的五服,為昔年西周滅商後建立,有著對內與對外兩套體系。”
“人的親疏遠近,便是對內的五服,即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也可以理解為先人過世後,根據親疏遠近所要穿的五種不同等級的喪服。”
“所謂服喪三年,不得嫁娶,披麻戴孝,說的便是五服第一級的斬衰(父母、公婆、丈夫),而且斬衰的喪服不得縫邊。”
“往下,齊衰(兄弟姐妹、侄子侄女)為一年,雖還是粗生麻為喪,但喪服需要縫邊整齊。”
“大功(表兄妹、堂兄妹)為九月,喪服也需改為粗熟麻。”
“小功(表侄和堂侄)為五月,緦麻(族兄弟姐妹)則只為三月。”
楊榮既是在給鄭和這位“武夫”科普解釋,同樣也是在林煜的面前,有意賣弄顯露一下自己的學問。
畢竟,他在林煜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