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當過兵又軍職不高幕僚參謀絞盡腦汁最終想出的辦法就是,全面填平護河。弩盾卒的威懾射擊還是需要的,但不能組成弩陣,而是用一兩盾卒防護二兩弩卒組成小弩陣,衝到距城百步向城頭放箭,兩輪箭矢射出立即就回撤到三百步外上弩。反正人多,所以採用這種輪番上陣的方式減少傷亡。填河卒則只有一個目標,把草袋丟入護河就行,也不需要組隊組陣,只管衝吧。
還別說,這個辦法充分利用了吳廣軍卒沒有經過什麼軍訓而非常散漫的特點,也算是用其所長了。
這種戰法的缺點是,想要快速攻破滎陽城已不可能,攻城戰從第一步填平護河開始,就成了一個曠日持久的事情。不過,吳廣軍與周文軍相比有個優勢,不太需要考慮糧秣供應問題。首先他們距離陳郡不算很遠,第二就是靠著鴻溝便於陳郡方面運糧補給,不像周文孤軍深入三川郡,需要沿途有足夠的糧秣補充才能繼續前進。
蔡賜倒是也想到了給周文軍留一條退回的後路問題,建議陳勝在周文行軍道路上設定接應軍隊。所以陳勝調鄧說駐紮在穎川郡和三川郡的交界處郟縣,又把城父的伍逢調到許縣(今許昌一帶),可以同時策應周文和吳廣兩個方向,在陳郡西北建立一個屏障。
陳勝的想法自然有策應這兩支向外攻擊部隊的目的,但更大的目的還是擔心兩軍中有一軍不利,再把秦軍惹來,總要有一個抵擋秦人的堡壘。
雖然稱王不過一個多月,陳勝已經相當享受做大王的感覺了,更想讓這種感覺“福壽綿長”。
為了實現自己的諾言“苟富貴、勿相忘”,他把最親近的兩個人都封了官,朱防為中正,胡武為司過,主司糾察群臣過失。而這兩人對各將領攻城掠地中凡沒有按陳勝命令去做的,都抓起來治罪,或者,拿好處來也行。
說法上,好處費不是他們自己收的,是給大王收的,你們攻城掠地所得,難道不應該供奉大王?當然了,他們自己也就自然而然的因此同時富貴了。這兩人以苛刻糾察將領們的過失作為自己忠誠於陳勝之舉,而那些不給好處費的和他們不喜歡的,也不用送什麼專門司法的人了,兩人自己就直接處置了。
可這一來,張楚軍就開始露出了離心離德的徵兆,眾將領都慢慢拉開了和陳勝的心理距離。
當然,“苟富貴、勿相忘”是對忠心於自己的人。有個不知趣的小子,原來和陳勝是一起做傭耕的,衝著“勿相忘”來投陳勝,結果先是守宮門的不讓進,甚至還把這小子綁了起來,後來還是這小子在街上攔住陳勝的車駕才見到陳勝。
開始陳勝對他還不錯,大街之上總還是要裝裝的,與他同車回宮。可這小子不但不叫他大王而一直直呼其名,後來還到處說陳勝的往事。這下陳勝不爽了,在有人進了點兒讒言之後就把這不會說話的東西給宰了。
陳勝的岳父和妻兄來找他,陳勝拿出大王的派頭“接見”,弄得老婆娘家人極不開心。雖說陳勝對老婆的孃家人就認得錢很看不上,拿大王派頭來對待他們有大比例的這種因素,可他剛起事的這種階段,禮賢下士才是最該做的籠絡人心之舉。君不見劉邦勝利後,按張良的建議,第一個封侯的人就是他非常厭惡且背叛過他的雍齒,看看人家這心胸。陳勝沒這心胸,導致的就是大量本可以招攬的親友揹他而去,這就埋下了很快失敗的伏筆。
縱觀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中,真正坐穩了江山的農民,似乎只有兩個人,一個劉邦,一個朱元璋。你是農民出身不要緊,要緊的是你的眼光和格局、心胸,陳勝奪得陳郡後眼光不長遠,只想著自己噹噹威風的大王,也就註定了他的失敗。
_
吳廣軍在滎陽城下開始了曠日持久的攻城之戰,周文軍則在奮勇爭先的撲向糧草,呃,撲向陝縣。而酈商已經接近了今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