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雒陽城防改造(2 / 4)

於城牆內側,外敵不可見。延冒昧,未得郡守允可,已開始著人採購大木,並徵集木工開制。”他站起身,拿著郡吏交來的帛圖走到郡守案上鋪開。

李超看了一下,圖中畫的是吊樓的形狀、固定方式和士卒配置方式,從功能上看,似乎是比較合理的,充分考慮了士卒的防禦、避免被爬樓攻擊等事項。

李超讚賞的對姬延說:“本守未至時,郡丞就是本郡假守,有何冒昧?郡丞能夠不拘常理,率先行動,本守會上奏朝堂為郡丞邀功。”

姬延一拱手:“延本分耳,何談功勞。郡守戍漁陽多載,對守禦之法比延更多經驗,對這種吊樓形式和用法可有需改良之處?”

李超又仔細看了看:“有幾處微小的地方,本守覺得可適當改變一下,會有更好的作用。最大的問題是吊樓以木製,若攻城者用投石機則易砸毀,郡丞以為如何?”

姬延輕輕嘆息了一聲,表示同意:“郡守此慮也是延之慮,延思也只得在城上架設投石機或大弩,遇敵在城外立投石機時,居高而破之。除了城外之敵用投石機毀木樓,敵人還能用火攻的方式燒木樓。因此也考慮到一旦木樓不可守,樓內兵卒可立即撤回城牆,並將木樓丟下城。”

李超思索著:“城牆雖闊,投石機若要覆蓋城下百步,則需數百人拽動,城頂站不下這麼多人,還是用大弩吧,可用滑車引繩到城下以數十人張弩,比投石機可行。依郡丞的看法,製作幾個吊樓比較適宜?”

姬延又鋪開一張帛圖:“雒陽城大致周遭三十里,有九門。愚意以為九門間八段城牆,每段擇居中馬面建吊樓四座,與城門和其他馬面相輔相成構成交叉箭矢覆蓋,共需三十二座。沒辦法,雒陽太大,以如此密度,兩吊樓間最大仍有二至三百步,需在吊樓內用可射一百五十步之硬弩。”

“三十二座?時間上會不會趕不及?”李超開始懷疑這個方法了。

中國古代的木結構大都採用榫卯連線,這就對木製品的精細加工有較高的要求。如果不採用榫卯結構,則是以大繩捆紮,其強度會隨使用時間而下降,對於有人員在內的吊樓則比較危險。

姬延攤了攤手:“這恐怕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何況現在人手不足,尤其木製工匠嚴重不足。吏目們算過,實際上兩個月可能連一半的數量都不一定製的出來。”

李超笑了:“看來只能在守城軍卒和吊樓使用上,選一個折衷方略。現在天色尚早,不若去城上看看,想一個比較好的辦法。”

姬延點點頭:“遵郡守之意,那就去實地勘察一番。”

兩人出了官衙上了同一輛車,向城門馳去。

車上,姬延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郡守,你說若按郡尉的圖樣築成了滎陽城牆,萬一失守被敵方佔據,那我方要想奪回來,是不是同樣的也很難攻?”

李超聞言一愣:“郡丞所想還真有道理。城再堅,也需人守衛,如果兵力不足,再好的城牆結構也擋不住敵方的拼死攻擊。如果真的一旦失守,再想奪回來還確實成了一個艱鉅的事情。”

他不由得開始思索,這事兒看來需要上奏皇帝才行了,不能光想著利於自己防守,且不說敵方奪城,就說敵方見到如此城防後照方抓藥的對自己的城池也採用相同方法構築,那我方奪城同樣會遇到相同的麻煩……

李超到雒陽是從東側的城門進入的,而西側城門距離官衙最近,所以兩人駕車準備先到西門。距離城門還有幾百步的時候,李超眼尖,一眼看到城門樓上豎著一個高杆,高杆頂上又有一個水平橫杆,構成了t字形。李超連忙命御手降低車速,問姬延:“那是個什麼東西?”

姬延順著李超手指的方向一看就笑了:“郡守,這是咸陽那邊不知哪位發明的傳訊方式,叫快傳。這裡離得有點遠郡守看不太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