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改良稅收(3 / 4)

來嘛。”

公卿們一聽皇帝終於把所裁減的宮中支費調整到國庫,連忙全體行大禮,歌功頌德一番。

胡亥笑眯眯的聽了一番馬p,揮揮手讓他們退下了。

召平及三公九卿,除了郎中令外,都出殿而去。其中廷尉李由,看胡亥的目光中帶有強烈的感激。家中三兄弟,自己主文、仲弟主武,只有這個最小的叔弟,因為熱衷商賈而不得入仕。現在皇帝顯然是有興商賈的意願,九原不過是個開始,而小叔弟在年過四十以後,終於迎來了自己的仕途春天。老父如果知道這個訊息,一定會很高興吧。

姚賈和頓弱是知道皇帝還要在宮室供奉中拿出支撐三閣的費用,而且三閣這類情報類機構,費用開支實際上是很龐大的,所以兩人對自己所負責的情報方面事項就更加用心,並會努力減少費用支出,姚賈還想著需要儘快把這個事情告知一下王敖。

三公九卿中,對皇帝賦稅思路也有有所警惕的人,這個人就是宗正贏騰。

宗正,不僅僅是掌皇族親屬及登記宗室譜牒,處置皇族宗室犯罪,宗正也是皇族宗室的代表,基本可算贏姓宗族的族長。

秦自商鞅時代起,採用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庶民也能獲爵,相反王室宗族如果沒有取得戰功獲爵或者其他貢獻,則不能只因是王族便可在朝堂任職,也沒有因為是王族即可得到爵位的可能。

不過雖然在做官方面沒有了特權,但王族還是擁有很多田地的,秦國君主不會徹底到連王族家產都剝奪的份上,否則這位君主直接就會被王族做掉了。

到嬴政稱皇帝,王族變成了皇族宗室,政治地位依然如舊不見起色,多靠承繼的田畝生活。

由於始皇帝三十一年開始不按實際擁有田畝繳納田賦,宗室一些人已經開始暗地裡做一些手腳,吸納一些擁有土地的農人自願賣田並同時成為佃農。宗室佃農不繳田賦戶賦,徵發兵役也排在較後的梯次,因此生活相對穩定。

從前面的官府的田租口賦算,一戶如果按五口兩夫(兩個勞動力),年收成三百石,繳田租三十石,戶賦六百六十錢折粟二十二石,等於每戶每年不算徭役的賦稅為五十二石,剩餘二百五十石糧,按每夫日口糧五斤、其他人口糧三斤計算,每年口糧不到六十石,吃飽無憂,剩下一百九十石糧可換五千七百半兩錢,合現今元,生活本還是可以不錯的。但這是豐年的光景,且是田中勞力不缺的情況。

如果年景一般百畝產糧只有一百石,田租同步減少,但戶賦是不變的,於是家中餘錢就只有三千錢。加上徵發兵役、徭役平均佔去兩個月,並不分農閒農忙,田地勞力就會出現嚴重不足,於是實際田產還會下降。

史書中的秦二世時趙高當政,政務更為混亂,始皇陵、阿房宮建設徵發勞役數量巨大,這就是使農戶的生活變得朝不保夕。

但如果田地賣給宗室貴戚,自身成為宗室貴戚的佃農,宗室貴戚收取三成田租,即使按百畝百石的收成,有兩夫的佃農家庭可餘一百四十石餘糧,除去口糧還有八十石,雖然餘糧可換錢數不如自耕農,但因宗室貴戚的保護傘,多數情況下沒有徭役的壓力,那日子要好過多了。過去的大地主並不都是我們曾經聽到過的那類欺男霸女不給活路,那類可算惡霸。為了吸引更多人“自願”獻地,為了宗族的長久之計,都會善待家中的佃農。

這樣一來,土地就開始有向宗室貴戚流動的情況,秦朝以後的各朝各代則是土地流向不斷強大的世族門閥,從而形成土地兼併。秦宗室是因為宗室身份不需納賦以及非特別情況無需徭役,其他朝代的世族門閥則是因為族人為官形成文官集團,都會保護這種兼併。“人頭稅”的實施,是為了鼓勵農耕,副作用就是兼併,兼併到一定程度後,國家賦稅就會不斷減少。

胡亥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shanyang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