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為主的討論。
討論的內容也並不是要不要接受朝廷調停,因為在瞭解到王允如今代表的朝廷所發出的資訊之後,以及從甄氏傳來的訊息袁氏願意接受談判這兩件事之後。
劉備和顧南行就都意識到,要繼續維護劉備軍輔佐漢室的正統地位,那麼就必須要接受這次議和的談判。
甚至在軍事上也是一樣的,按照目前的局勢,雙方對峙到秋收時節是必然的。議和不議和,怕是沒有任何的區別,那就不如先去談一談。
只不過,誰去這件事,倒是引起了兩人的爭議。
按照顧南行說,他們兩人一個是青州牧一個是兗州牧,但是誰是劉備軍的領袖那是毫無疑問的。去曹操地盤洛陽談判,也是要經過袁氏控制的區域,這之中會發生什麼完全是不可預料的。
一旦袁氏要做什麼,劉備出事的話,那整個劉備軍也就只能土崩瓦解了,天下再也沒有人能夠對抗袁氏了。所以,應該讓他去,既表示了重視,又不怕他人襲擊。
但是,對此劉備也提出了反駁意見,那就是他不管政務,離開領地前去洛陽,以後甚至包括拜見漢帝,不會影響領地的發展。
而且,如果不是他本人去,那如何向天下證明他劉備的忠心赤膽?而這份天下人都信任的忠心赤膽,不就是他劉備軍號召群豪統領群雄的最強大武器麼?
否則,豪傑們為什麼願意投效?何以青州要養那麼多王國,還能夠與掌握天下膏腴之地的袁氏抗衡?
還不是因為這些遊俠豪客的支援?在治理上他們組成了桃園和集市工作人員的骨幹,在軍中他們是精兵和軍官的首要選擇。劉備不可能不為他們做出表率。
而且,劉備還有一套完整的計劃。他可以和關羽的水軍一同沿河而上,等到曹操的領地再下船入城,避開敵人。
如果對方從河上攔截,他們撤退是順流而下,很難被截住。更何況,眼看就是夏汛,袁氏想要攔河也是自討苦吃。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顧南行自認為才華一般,可感覺劉備如今這局勢分析的頭頭是道,頗有些曹操的架勢。
當然,只是說在處事上,確實是非常成熟,想得完善多了。
對此,顧南行只能同意,順便寫信問問審配和賈詡的意見。